
利润质量分析
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度
[2002-05-23]
案例:
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788)是以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医药原料药及制剂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经营企业,主营磺胺类、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类等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属于医药行业。
该公司2001年年报中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有关资料如附表所示。(单位: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期末存货的账面余额(99574723.07元)比期初(100347098.34元)略有下降。但是,第一,在产品存货的账面金额由期初的23422170.36元增加到期末的32261052.18元,产成品存货的账面金额由期初的53241462.96元减少到期末的43327866.97元,原材料存货的账面金额期末比期初有所增加。第二,企业对于原材料存货的跌价准备年末数字与年初数字完全一样,没有差异,产成品存货年末的跌价准备比年初降低585409.77元(原因是本年转回),可变现净值确定的依据是市场价格。2.年度内没有对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3.企业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本年为22794670.48元,上年为22616561.94元。4.补贴收入系重庆市财政局的补贴和增值税返还,包括企业贷款财政贴息900万元,三线企业拆迁补助830万元,其余为增值税返还。5.本年度管理费用降低1700多万元是因为上年度摊销长期挂账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740万元,以及核销不能回收的账款800万元。
资料来源:2002年4月20日《中国证券报》第62版
点评:
从报表本身来看,我们注意到,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略有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的净利润一举扭亏为盈,虽然不高,但比起上年的8000多万亏损来,仍然是巨大的成绩。但是,对利润增加做出主要贡献的原因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1.产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下降,从而导致毛利上升。这意味着,企业在年内的存货或者产品市场售价提高,或者生产成本有所降低。在产品市场价格方面,我们不清楚在国内药品价格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下,该企业主营的磺胺类、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类等原料药和制剂产品是否存在提高价格的市场基础。在企业生产成本方面,产品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原因应该有: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导致材料消耗下降、生产规模上升导致固定性费用在单位产品中分摊的费用降低、或者改变了在产品与产成品之间的费用分摊方法等。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企业期末存货的产成品和在产品之和比期初略有下降,表明企业的生产规模基本稳定。但是,存货的价值结构却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在产品存货的账面金额增加与产成品存货的账面金额减少基本相当。从在产品、产成品以及主营业务成本之间的基本关系来看,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在产品价值的增加,将对降低产成品和主营业务成本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如果说,产成品存货的跌价损失随着产成品存货价值量的减少而减少还可以理解,那么,在原材料存货的账面金额期末比斯初有所增加(不仅金额变化,而且具体存货实物也会变化)的情况下原材料存货的跌价准备年末数字与年初数字完全一样,似乎不太可能。但是,这种“完全一样”的财务后果是,企业年内的利润将不会因为增加计提跌价损失准备而减少。
2.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全面下降。从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来看,企业费用中,除了利息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变动不大外,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均出现了下降的态势,并为利润提高做出了贡献。关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下降原因,我们只看到了“是因为上年度摊销长期挂账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740万元,以及核销不能回收的账款800万元”。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长期挂账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在上一年的集中摊销为以后年度不再摊销奠定了基础(考虑到上一年亏损较大、本年一举扭亏等因素,确实应该考察在上年集中摊销的真实原因);第二,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可以按照与营业活动的关系粗略地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正常经营活动条件下,固定费用不太可能降低,按照这样的原理,在企业经营活动较为正常的情况下,费用出现全面下降,似乎比较困难。
3.对企业依据扭亏为盈做出决定性贡献的是补贴收入。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重庆市财政局的企业贷款财政贴息900万元,是对哪一个时期贷款的贴息?是否全部归属于2001年?为什么以前没有如此的力度?以后财政局还打算再按这样的力度补贴吗?
总的来看,该公司的利润主要是靠主营业务收入得以维持(略有降低),成本和费用降低、补贴收入提高等“天时、地力、人和”的综合因素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