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摘要】笔者认为,高校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经济主战场,适时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才能缓解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使高校会计专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近几年,会计专业人才出现了人才结构性过剩,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及各高校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存在。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环境变化
  
  会计是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会计通过会计信息的传递,实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职能,会计信息又具有“公共品”的某些属性,这使会计人员又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会计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是能适应环境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能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等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新型专业人才。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和境外并购,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改革和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等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使会计发生重大变革,也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人才是需要经过市场来检验的。因此,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考虑经济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培养出新型会计专业人才。这不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而且是经济环境变化对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是会计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二、新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在伦理道德、职业判断、沟通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一)伦理道德意识
  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而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人们的许多行为是受到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约束的,因为法律法规无法穷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细节,也无法对人性做出种种硬性的规定。会计工作也是如此,要做好会计工作必须具备伦理道德意识,这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保障公众利益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是诚信行业。如果会计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则必然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给国家、企业和投资者等带来损失。近年来,会计公信力受到了挑战,会计面临“诚信危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公信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具有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能够提供出诚信的信息产品。可见,会计的伦理道德意识是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
  
  (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职业判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会计职业判断,一般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运用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存在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所做出的判断。会计职业判断的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判断的偏误。以前会计遇到问题,很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解决,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会计会碰到许多诸如企业合并、分立、资产重组、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等新问题。而会计准则告诉人们的只是处理会计事项的原则和方法,不是某具体事项的具体处理方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并给予充分的披露,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是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会计工作也是如此。从某种角度来讲,企业与投资者、政府、工商、税务以及银行等部门的关系,与其他企业和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关系,需要会计与之沟通与协调。会计专业人才只有具备良好的交流与协调能力,才能了解对方并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做好会计工作。新时期要求会计不仅要善于取得他人的支持,更要以良好的心态去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会计人员对内要具有协调、沟通的能力;对外要具有谈判、联络、交际的能力,能为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能善于沟通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很好地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是新时期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
  
  (四)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充实完善的知识结构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通过法律手段来调节经济行为已成为法制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会计如何面临逐步健全的法制化社会,已成为会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现阶段的经济主体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法律诉讼成为每个主体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作为经济主体中的会计人员,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必须加强法律意识,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经济主体的自身权益,以免其受到侵害。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会计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会计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这都需要会计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以及拥有充实完善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新时期要求会计专业人才不但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熟知国家的经济政策,熟知财政、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税务、法律、市场营销和外语等相关知识,才能适应时发表展对人才的要求,不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五)创新能力
  创新是当代经济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给会计带来多方面的冲击,这就要求会计面对新变化和新问题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会计人员要具有创新能力。一方面,创新是会计的内在本质,没有创新,会计就会墨守陈规,失去生机;另一方面,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企业要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要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我国是一个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国家,经济状况有其特殊性,面对会计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并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六)风险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等问题的存在,增加了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遇到问题要进行科学、谨慎的分析,要熟练运用规避风险和利用机遇的理论与方法为企业出谋划策。只要工作总会遇到困难。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疑惑,如果会计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锐意进取的精神,没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及务实的工作态度,就会得过且过,在工作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要具有风险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新时期的会计工作。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