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论文 >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之我见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之我见

衢州电力局 夏建辉



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工作经过二十多年从无到有的发展,时至今日,内审质量问题已经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内审质量是内审工作的生命线”之类的话语也常见诸报端,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下面笔者针对目前内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质量不高的问题,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内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1、内审工作计划缺乏针对性,实施的内审项目不受企业管理者或职工的关注。

年度内审工作计划如何安排,内审项目如何立项,直接关系到全年内审工作的质量。目前有的单位在安排内审计划的时候,不是围绕本企业经济工作的中心,不关注本企业的重要领域、管理的难点、职工群众关心的问题,而是人云亦云,或照抄上级的要求,应付了事,到头来吃力不讨好,化了大量的内审资源,做出的内审成果得不到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同,从而使内审工作质量打了折扣。

2、内审的前期准备做得不够细致,直接影响内审实施的质量。

内审的前期准备是指对被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内控的薄弱环节,并编制内审方案的过程。这部分工作是不是做得仔细,直接影响到内审的效率和效果。目前有很多内审人员对这阶段的工作不够重视,凭经验办事,内审方案简单,没有重点和针对性,应付了事,使得内审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不知从何着手,做到哪里算哪里,从而大大降低了内审的效率和质量。

3、未能全面完成内审方案规定的内容,从而影响内审工作的质量。

当前的内审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内审方案和内审具体实施过程脱节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内审方案编制的质量存在问题,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细,与内审现场的情况不相符,不能有效地指导具体的内审工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内审方案没有很好地考虑内审资源的分配,在规定的内审时间内无法完成既定的工作,只能匆忙了事;第三、内审工作遇到阻力,内审人员无法完成内审方案中规定的项目,从而对整体的内审项目实施质量产生影响。

4、内审过程中取得的内审证据不够充分,编写的内审工作底稿不符合要求,不能很好地支持内审结论。

由于客观因素或内审人员自身的原因,在内审过程中无法取得或者没有取得足够的内审证据,无法很好地支持内审结论。也有的内审人员对内审证据“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的要求认识不足,事无巨细,收集一大堆,到头来同样也难以很好地支持内审结论。

5、内审报告的编写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首先,内审报告中对事实表述不够清楚、定性不够准确、评价不够公正,内审报告不是建立在对内审底稿的充分分析、复核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审报告中的表述和内审底稿中的说法不一;适用法律不够适当,对问题的定性不够准确,进而造成内审评价失当;其次,所提内审建议过于空泛,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再次,内审报告措辞不够准确和严谨,常常带有个人主观色彩。

6、内审成果未得到很好的运用

目前有的单位对内审成果的运用不够重视,把内审报告作为内审工作的终结,最多也只要求被审单位提供整改意见书就完事了,后续的内审工作往往被弱化或忽视了。内审部门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是否真正被整改、内审建议是否被采纳往往不了解,也不重视,造成了为内审而内审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目前内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无外乎二个方面,一是内审实施过程存在种种不足,二是内审效果不明显。

二、造成内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1、内审项目的选择未抓住企业工作的中心和群众关注的焦点。

如前所述,目前有的单位内审项目的选择没有很好地研究企业的工作重心和群众关注的焦点,而是单纯地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亦步亦趋,严重地脱离了企业实际。即使项目做得再出色,也得不到重视。这就象有人选择了一处僻静的池水来抛石块,响声再大,也少人喝采。

2、内审地位不高,内审人员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不够,从而影响内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有的企业得益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处在高速发展期。在这种形势下,有的管理者并不注重企业内部管理,不重视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效益。而内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通过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解决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在这种矛盾状态中,内审与内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一定的影响,要提高内审的质量是有一定困难的。

3、整个外部控制环境制约着内审质量的提高

内审的另一大职能是通过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揭示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风险,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但是,目前由于我们整个的外部控制环境不够强大,以国家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外部审计由于各自的缺陷(如国家审计人手不够,事务所审计因为是有偿服务,拿人家的手短),加上目前外部审计对违纪处置力度不够,企业的违法成本过低,审计揭示的很多外部检查风险没有真正降临。久而久之,内审在管理者心目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就大打折扣,从而大大影响了内审的质量和效果。

4、内审人员的素质问题

内审虽然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内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同样的项目,不同的内审人员去做,其结果往往相差甚远,这是一方面。另方面,一个单位的经营活动十分繁杂,其内部控制也是千变万化,内审人员由于受制于知识结构和业务专长,很难对所有的业务都很了解,要高质量地完成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他们遵循内审人员职业道德的程度,都影响着最后内审工作的质量。

5、对内审制度学习不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有偏差。

目前除了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外,中国内审协会也陆续发布了相关的内审准则,其中具体准则已发布了27个,内容涵盖了内审工作从开始计划到具体项目实施过程的方方面面,各个行业还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发布了各种类型的内审项目的操作指南,如《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操作指南》、《工程内部审计操作指南》等等,为内审工作提供了指导,但是目前有的内审人员对这些具体准则和指南因学习不够,在掌握程度上有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办事,造成具体工作和制度要求存在偏差,内审工作质量难以提高。

6、对内部内审工作缺少必要的检查和考核。

目前内审部门的内审任务比较繁重,内审人员整天埋头苦做项目,很少有时间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省、对下级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内审人员对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的兴趣和动力。

三、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的措施

为了有效地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使内审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服务,笔者认为应当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内审工作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内审的地位;加大内审人员的培训力度;更多地借助专业人员的力量。

1、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内审工作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在内审中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就是要从项目实施的计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后续内审等四个阶段对内审的质量进行全面控制,以内审准则和各种操作指南为标准,及时对内审项目各阶段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及时修正从内审项目选择到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偏差,通过全面质量控制,努力使公司系统的内审工作质量迈上一个台阶。

2、展示内审工作成果,提高内审工作地位

内审地位的提高,有赖于内审人员出色的工作。在目前内审部门并不属于关键职能部门的情况下,内审人员不能无所作为,而应加强横向与各职能部门,纵向与各级领导的沟通,尽可能地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各种场合,内审人员要努力争取话语权,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审工作成果,努力提高内审工作地位,进而强化内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3、加大对内审人员的检查与考核

对内审工作要经常组织检查,检查内审资源的分配、人员的配备是否合理,内审流程是否合理并执行到位,采用的内审方法和步骤是否有效,内审档案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等等,促使内审工作更好地符合内审准则的要求。

考核就是要建立健全内审责任制度和便于操作的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内审人员在内审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利,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在检查和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奖惩,以增强内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

4、加大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一名称职的内审人员必须是个多面手,既具备必要的内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懂得经营管理、心理咨询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内审人员只有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高质量的内审项目。因此,要加大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定期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促进他们不断学习和更新与内审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包括对各种内审具体准则和操作指南的了解和熟悉。要鼓励内审人员在内审实践中加强学习,从内审实践学会内审,这对于提高内审工作质量无疑是有必要的。

5、借助其他专业人员的力量

内审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牵涉专业领域也很复杂,内审人员尽管想通过各种学习成为多面手,但与各领域的专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在内审过程中借助专家的力量,这也是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的一大手段。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