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高校后勤剥离后的财务管理刍探

高校后勤剥离后的财务管理刍探

作者:[陈明昌]

长期以来,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对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式的后勤服务体系与当代高等教育的需要已经不相适应,甚至给高校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


按照1999年12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6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的要求,我国大部分高校后勤单位逐渐从学校这个母体中剥离,组建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并开始运行。笔者就高校后勤剥离后如何加强财务管理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体制


高校后勤长期依靠高校生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员由学校安排,经费靠学校拨款,物资靠学校供应,投入不计成本,支出不看效益,一直被看作消费性、依附性、福利性事业。后勤部门不设财务,一律归学校财务部门统包统管,学校后勤在管理服务过程中办理经费支出只需遵守学校统一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剥离后的后勤不论组建什么样的机构(后勤集团或后勤总公司)都是具有“独立法人、独立经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特征的后勤服务企业。


由于高等学校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办后勤管理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有的学校虽然成立了后勤公司或后勤集团,可能也只是换了一块牌子而已,原来总务处的工作模式并没有完全打破。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人员经费方面,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有的学校改革前的后勤正式职工的工资还是由学校支付;第二,在经费补助方面,有些学校习惯把原总务处的年度正常维持经费划拨给后勤服务企业作为启动费,对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实行委托经营或委托管理的办法;第三,在产权关系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比较薄弱,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以致学校后勤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清理核实和进行产权登记,学校与后勤服务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晰;第四,在人事管理方面,虽然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已经剥离,但是,学校还没有把后勤企业真正看成是一家经营服务性公司,习惯把后勤服务企业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经常对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行政干预,造成后勤服务企业作为法人支配经营资金的权力受到很大的约束,独立性无法体现出来。


然而,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在改革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我们要提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认识,转变观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把包括财权在内的自主权下放到后勤服务企业,实行事企分开,明晰产权,加强成本核算,建立起“独立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


二、明晰产权,理顺学校和后勤服务企业的产权关系


明晰产权,是高校后勤剥离后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后勤服务企业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继续经营,资产的所有权应该归学校,也就是国有资产。后勤服务企业只享有资产的经营权,也就是使用权。在办理资产划拨手续时,后勤服务企业应配合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对现有的资产进行认真清查核实,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好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申报审批手续和资产评估、产权登记手续。学校财务处应凭产权契约做增加“对校办产业投资”和减少“固定资产”的有关账务处理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