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部门要求医院的会计核算要准确,信息要真实可靠;物价部门要求医院收费要透明,成本核算要准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医院信息要公开,方便病人选择医生。”在8月26日由财政部会计司主办的政府会计改革研讨会上,在谈到医院为什么要进行会计制度改革时,一位医院财务人员这样表示。“因为有太多新的会计信息,靠原有的会计制度已难以满足要求了。”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高校中。一位高校会计处处长在会议间隙向《中国会计报》记者提到,如果不引入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就无法很好地奠定绩效考核基础。“高校的绩效考评基础一定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目前的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会计制度肯定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在现实需要下,对现有医院、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修订就成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突破口。
感受:突破较大
针对财政部发布的两份征求意见稿,一位参与会议讨论的专家表达了与会人员的共同感受。“征求意见稿融合了很多智慧,也有很多创新和突破,修订后的医院、高校会计制度的适时推出,无疑将成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突破口。”
“参会之前我整理了50个问题,但在看到征求意见稿后,我发现大部分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其中有几个大的方面问题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如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医疗成本等。”来自上海医院的一位会计人这样表示。
在看到高校会计制度的征求意见稿后,武汉大学的一位老师表示其中有许多亮点:比如,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替代了原来的收付实现制,更符合谨慎性原则;允许高校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引进了资产折耗概念;提出了后勤支出和后勤收入的概念,更切合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等。
希望:早日颁布
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总会计师徐元元表示,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是1998年由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尽管其曾对提高医院核算质量,加强医院经济管理以及促进医院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医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0年前确定的会计制度已滞后于当前卫生管理政策和医院模式的发展,不断满足国家对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的新要求,也不能满足行业特点以及现实需求,亟待改革。
“现在医院的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经营模式也多种多样,财务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徐元元说。
在徐元元等医院会计人看来,现在医院的核算越来越复杂,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说原来管理核算这块的工作内容就是收和支,那么现在由于要做成本预算,仅预算在科室这块的工作就变得越来越精细。“自然,现行的会计制度在上述方面就会出现许多不适应。”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财务处处长王晓飞提到,净资产不实就是目前医院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净资产里面有好多是属于已经提完折旧,剩余价值也很少的资产,但在账面上却还是原值体现,而且核算内容也不够完整。”
高校会计制度的修订,也同样面临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不得不改的问题。比如基建会计如何与高校会计合并的问题。
一位高校会计处处长认为,在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下,基建会计和高校会计是两套体系,基建会计的基建支出是资本化的概念而非费用化。“如果高校会计制度继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就没法合并。因此,为了给两套系统合并创造条件,更好地反映高校收支信息,会计改革十分必要。”
在看到医院和高校会计制度两份征求意见稿后,来自这两个领域的许多会计人表示,希望“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会计制度能尽快修订颁布,以便很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满足政府会计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