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浅议县级城市经营与城市财源建设

浅议县级城市经营与城市财源建设

作者:[彭芳]

经营城市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它以一种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开创了一条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特别是在当前县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县级城市经营与城市财源建设的关系将更为密切,城市财源建设已成为县级财政最富活力的新兴财源。


一、经营城市与财源建设的关系


经营城市也称城市营销或城市经营。具体地讲,经营城市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资本(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及相关的延伸资本(如广场、街道等的冠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再将这笔收益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项目中,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生财”的市场化新路子。财源建设是指通过一定投入能直接或间接产生财政收益的经济、经营或管理项目的过程。现代财源主要有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基础财源、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主体财源、以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为主的新兴财源、以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为主的替代财源等。实践证明,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已经为各级财政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亿万的“财富”——经营城市为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财政有了钱又反过来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项目中去,变存量资本为财政收益,由财政收益变为投资资本,再由投资资本形成优良的城市财源的良性循环。


二、经营城市中的财源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基本上都是采用财政单一投资模式,县级城市经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城市土地资产的市场配置比例低,应由政府取得的大量土地收益严重流失,城市对财政的“反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经营城市必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把城市国有资源(资产)进行整体整和,并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城市建设与财源建设的“双赢”。经营城市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盘活存量资本,用活增量资本,激活无形资产,理顺公用事业发展渠道。


1.盘活存量资本。一是要盘活城市土地。政府要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实行“一级垄断”,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城市土地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使城市土地运作形成良性循环,使土地资产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通过市场运作,公开招标、拍卖,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二是要盘活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要把凡是可以投入市场运作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推向市场,通过市场运作,将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长期的投入最大限度地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使财政得到更大的收益,以积聚更多的资金,实现城市建设与经营收益的互动和扩张。


2.用活增量资本。对有收益的准公共产品,如城市公交、供气、供水等,可以实现完全的市场运作,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吸引各种类型的企业、个人进行项目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结构。


3.激活无形资产。有选择地出让部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占用谁出钱”的原则,通过对现有城市资产的经营权及政府的特许权,如城市出租车经营权、路桥冠名权、城市户外广告发布权等,进行招标、拍卖,使城市的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资产。


4.理顺公用事业发展渠道。首先,要理顺公用事业的收费价格,逐步采取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等办法,有计划、适时地进行合理的价格调整,使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营运实现良性循环、滚动发展。其次,在进行道路改造、环境治理和管网设施建设时,对受益对象收取一定的建设费用和入网费用,对城市建设资金也能起到补充的作用。


三、追求城市财源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县级城市财源建设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使价值管理覆盖城市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经营的各个领域,以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具体应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1.对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房产实行统一经营,实行对外租赁的价值管理。目前,各地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房产管理比较乱,实际上是把以国有土地为主的国有资产的收益,变成了预算外的部门收益,造成了城市资产和财政收益的流失。随着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块资产聚集资金的潜力非常大,可以实行“四统一”的价值管理模式,即实行统一公开招标租赁、统一收取租赁费、统一按比例返还房产单位管理费、统一归还房产单位基建投资贷款。


2.将土地与“三权”捆绑拍卖,发掘土地资产的内在价值。为了切实提高城市土地资产收益,在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基础上,要改变过去只出售土地使用权、由开发商自行开发经营的单一模式,将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权、开发收费优惠权“三权”合并作价,公开拍卖。


3.充分用好无形资产受益权,向无形资产要效益。可以通过拍卖、租赁、转让道路等建设项目的冠名权、广告设置权等无形资产,筹集建设资金。


4.坚持“短期投入,长期产出”,建立城市资产收益投入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的新机制。一方面,要将经营收益资金最大限度地集中用于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经营收益资金,政府要在加大财政监控力度的同时,实行政策引导,限定最低投入比例,控制投资方向,保证经营收益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去,走“以项目带城建”的路子。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投入产生的新城市资产(财源)的经营管理,加大市场运作的力度,能进入市场的要进入市场,能放开经营的要放开经营,努力实现经营收益的最大化,通过“投入——收益——再投入——再收益”循环,形成城市建设与经营收益二者互动和扩张的机制。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