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晓峰
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但持有量要保持一个科学的额度;由于现金的流动性,因此要加强他的内部监督和控制;企业为了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又要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和分析等手段,对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和数量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较完整的现金管理系统。
1.现金的最佳持有额度
货币资金按我国现行利率除有较少的存款利息外,基本上是一种非盈利资产,过多持有势必造成浪费。因此企业必须掌握货币资金的最佳持有额度,严格把握这个额度,一旦货币待有量超过该额度,就应将多余部分快速追加于经营活动或从事短期投资或偿付短期债务。而当货币持有量低于该额度时,即使有盈利甚丰的有价证券,企业也不应贸然投资。
目前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额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A、现金周转模式法
现金最佳持有额度=现金总需求额/现金周转次数;
现金周转次数=360/现金循环天数;
现金循环天数=平均储备期十平均收款期一平均付款期。
此法一般在企业经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使用。
B、成本分析模式法
企业持有现金必然要发生一些相关成本,这些成本包括投资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它们构成了相关总成本。成本分析模式,就是要找出特有现金相关总成本最低点的现金额度,以此作为最佳持有额度。
C、随机模式法
在存货模式中,事先预知未来现金需求,并且支出均匀,事实上这是很难做到的。现金的流动性往往是随机的,而且需要量也不知道。因此,企业只能制定一个由上限和下限组成的区域,当现金持有量达到该区域上限时,可将现金部分转移。当现金特有量达到该区域下限时就应及时补充资金。
各种模式各有自身的特定要求,要求的已知资料和条件也各异,计算结果也会存在差异,有时甚至出入较大,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用。
2.现金收付的内部控制
现金收付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具体工作中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①每日库存如超过限定数必须送在银行;
②大小印鉴分管,财务专用章由计财科长管理;
③与银行签证应由出纳、收入会计、支出会计以外的人承担;
④无相关的高级经理签字不得赊销;
⑤费用、收入会计不得临时替代出纳;
⑥会计科长要不定时抽查、核对现金余额;
⑦凭证做到先稽核后收、付款;
⑧明确各自职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现金流量的管理
做好现金流量的管理先要编制好企业现金流量的预算,通过预算预见收入、控制支出。通过编制费用支出预算,找出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异,查看每个部门的费用支出控制情况。通过编制现金销售和应收账款收入预算,找出实际收回与预算的差异查看销售部门的控制情况。通过原材料支出与预算的差异,查看采购部门的控制情况。企业里的实际现金流转,不可能与预算完全相同,原因不仅在于实际现金流转受理财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任何责任中心偏离预算的影响,而且预算本身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编制现金预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把预算变为现实,而在于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在适当时间调整财务上的安排,以防止损害企业财务状况的事情发生。为了更好地控制企业的现金流,应编制现金收支日报(见表1),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表1 现金收支日报表
(作者单位:四平专用汽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