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政法经费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法经费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亟待提高之时,安徽省检察院会同安徽财经大学举办全省检察机关财务人员培训班,培训期间得到省院计装处的领导和安徽财大老师的精心授课,通过学习,基本了解会计的基础知识和政法经费改革的政策内容,对如何提高检察机关财务管理水平主要认识和体会有:
一、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基本理论
安徽财经大学周华萍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会计六要素的试算平衡关系,让培训人员对会计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对会计工作有了基本的认识。了解到会计是有资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及利润组成,任何单位企业在任何一个时期,所有的资本总额等于所有权益总额这种会计恒等。裘丽娅副教授讲解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规范,通过讲解,学习到行政单位会计管理应遵守的相关制度以及行政单位会计,会计人员在日常进行会计工作时需要遵循的规定和财务科目以及账务处理程序,各种会计科目的使用和会计分录的做法,让学习者能够了解到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如何去处理会计账务,基本掌握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总体概况和会计分析需说明的内容。
二、认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
在学习的第四天,安徽财经大学的李冬梅副教授给我们集中介绍了我国政府采购的背景和政府采购的总体概述。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政行为。宗旨主要是政府要尽可能地使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取得最大的效益。我国政府采购历史悠久,但是我国的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还存在普遍的忧虑,我国的采购市场刚刚起步,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够。就我国的做采购制度而言,最早的政府采购发生在上海、深圳,他们的政府采购进行招标,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机关而且形成了一种制度,必须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也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国库集中支付就是财政部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所有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有国库支付中心将资金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户单位账户。这样可以增加财政资金运行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的支付效率,可以实现财政部门对政府现金流的有效控制。通过学习大体了解我国财政资金的支出方式和有效控制手段。
三、加强检察机关检察业务费的分类编报
安徽省检察院计装处会计科朱立红科长向我们讲解了检察机关业务费的开支范围,通过设立检察机关会计科目进一步明确系统的将检察机关的各项费用列入检察业务费开支,统计说明检察机关业务经费明细支出,为向上级部门提供完整的费用支出提供依据。检察业务费共设立11个子科目,其中主要的是办案费、装备费、服装费、培训费、消耗费等等,并且将办案费分为办案差旅费、侦辑调查费等等7个科目,分类科目细致,并且在将来的检察机关经费管理系统中每个部门的费用进一步计入各个部门,使得每个个案使用的经费都能系统的统计,加大会计管理核算的透明度,进一步说明经费的使用方向,做到经费收入有保障,经费支出有严格管理。
四、学习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深入领会改革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安徽省检察院计装处的方正齐为我们上了“深刻领会改革精神,切实做好检察经费保障”这一课,在课堂上方处长讲析了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即32号文件和财政部《政法经费分类保障办法(试行)》即财行209号文件,说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义、政法机关公用经费保障办法由那些内容以及市、县级政法机关政法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就是将以前的政法经费由分级管理、分级负担改革为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至全额保障体制。分类保障就是将政法经费分为四大类: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其中公用经费分为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和办案(业务)经费。办案(业务)经费的保障范围按照财政部和中央各政法机关确定的及检察机关业务经费开支范围执行。政法机关经费东部地区实行“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资金主要根据东部地区政法机关业务工作量、地方政法经费投入状况、省级财政对县级政法部门的补助情况和政法经费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分配。我院要加大政法经费的投入,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量,提高经费管理水平,确保上级经费的逐年加大投入,保障经费支出。
通过学习提高财务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央对政法机关的财政政策的理解,此外安徽省检察院鲍副检察长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要求检察机关财务人员深刻领会政法经费改革精神,认真做好检察机关会计工作,确保检察经费保障工作能够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