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谈谈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几个问题

谈谈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几个问题

潘兴旺

本文拟就《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资产的确认

一项资源能否被确认为资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符合资产的定义和能够可靠计量。《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该定义与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更能揭示出资产的本质与内涵,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资产中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可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如在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中单独或其他资产结合使用,用于出售或换取其他资源,用于收益分配等,从而导致现金的流入或流出。如果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防止实际已经损失了的资源仍然在会计报表的资产方列示的现象。

第二,资产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未来事项以及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则不属于现有的资产,只有取得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实能力才构成资产。显然,若企业预计在未来某个时点将要购买的设备,因其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就不能作为企业现在的资产。

对资产的确认关键是要判断该资源能否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任何一项资源,如果不具备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即使企业过去为取得该项资源曾经发生过巨额耗费,也不能确认为资产。确认资产还必须能够可靠计量,也就是说,在交易发生或完成时已经形成各种可靠和确凿的交易价格。

二、关于资产的计量

资产的计量,是指入账的资产应按什么样的金额予以记录和报告。由于历史成本是交易双方所认同的价格,人为估计等主观因素程度较低,因此,一般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计量方法,必要时辅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作为辅助计量方法。《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计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明确了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方式取得资产的计量方法。在非货币交易方式下,无论是一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者一项资产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或者同时以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者以多项资产换人多项资产,均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债务重组方式下,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权人应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或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股权入账价值。这样处理,使会计核算更加简便;同时,企业无法在上述两种方式中实现价值增值,确认收益,从而减少企业利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机会。

2、改变了接受捐赠资产的计量方法。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充分考虑捐赠方是否提供有关凭据及同类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等因素的基础上,应分别不同情况,按捐赠方凭据标明的金额、市场价格、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资产的入账价值。

3、给予了企业更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选择权。企业可以自行制定计提坏账准备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而不再留于原有的按3‰~5‰计提环账准备。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和消耗方式自行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且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确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4、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计量过程中谨慎性原则主要表现为:扩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和修正某些资产价值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方式。新制度要求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涉及短期投资、应收债权、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项目,几乎涵盖了除货币资金以外的所有资产。除应收债权在原制度中计提坏账准备外,其余均为新增内容(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略有不同);即使是应收债权,新制度也由原来的仅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扩展到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均计提坏账准备。同时,新制度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均以“净值”在会计报表中加以披露。

三、关于资产的管理

由于原来“资产”范围较为宽泛,那些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被虚挂在资产负债表中,不易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新制度将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从资产中剔除,计入当期损益,使企业提供的资产信息更为真实、可靠、相关;同时,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当期损益的变化,从而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关注资产的存量与结构,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资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可以预见,《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会计规范,必将冲击传统理财观念,对企业的资产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将会自觉调整现行较为普遍的短期化的经营和理财思路,确立长期持续发展的理财观念。比如,对应收债权的管理,要改变没有冲销的应收债权总归是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的旧有观念,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谨慎地选择客户,从源头上减少坏账损失。对存货的管理重点应放在如何防止或减少减值损失上,要根据市场变化的动向,确定存货最佳采购量和生产量,采用适当的赊销政策,减少库存存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企业可以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折旧方式,确定固定资产的最佳更新期限。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客观评价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价值。

(作者单位: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盐城分校)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