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从管理角度看守理审计的概念自1932年罗斯(TG.Ross)撰写的《管理审计》(TheMan鳍ementAudit)问世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管理审计的概念一直未同一,这里列举目前三种主要的表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1975年在佛罗里达发布的19号研究讲演中提出: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师对各层次管理流动进行面向未来的、独立的和系统的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审计促进各种管理职能、项目目标、社会目标及员工发展的实现来增强组织的获利能力,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张连华,《中海内部审计》,2003)。劳伦斯•索耶以为,管理审计就是以管理者或管理咨询师的眼光去审查组织的各种流动,它与其他审计形式的区别在于它是对思维方式而不是对技术方法(张连华,《中海内部审计》,2003)。厦门大学王光远教授以为,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职员或由独立的外部注册会计师为了维护股东、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委托人的利益,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流动或资金状况、盈利能力及组织结构等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检查、评价或分项研究,以匡助管理当局这一资金受托人改进决议计划、进步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或者就组织的管理业绩和管理流动的恰当性发表批判性意见,并对外讲演(王光远,《审计与经济研究》,1994)。我们以为上述三种表述都是从审计角度出发的。那么从管理角度看,毕竟什么是管理审计?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流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罗宾斯,《管理学》,2002)。这里,“过程”实际上就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施展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而“更有效”则是指管理流动应该达到的目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经济的、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判定管理流动是否“更有效”的终极依据则是管理是否促进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即管理所追求的效果是否达到。结合管理学的概念和上述三种定义,我们对管理审计定义如下:管理审计(不论是内外部审计)是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流动进行的独立的、客观的、全面系统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并对管理流动中存在的限制管理职能施展的缺陷或薄弱环节提出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管理职能的更有效施展,进步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组织的获利能力,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