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意识
在我国现今的一些水利建设单位,只是单纯的实行体制改革,完全忽略了单位决策人和理财者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思想包袱,使水利单位走上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道理,才能够全面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水利单位来说最大的缺陷则是思想的封闭和保守,这样会使整个水利建设单位缺乏竞争力和创新精神,无法树立科学发展观。一些单位仅仅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观念,认为只要单位能维持就继续维持下去,能依靠就继续依靠,这种观念特别体现在单位的决策人身上。
(二)财会人员知识面狭隘
一直以来,水利建设单位对财务管理整个环节的重视存在不足的现象,人们总是把财务管理摆在不起眼的位置上,等到出现了问题,才去关注了重视财务管理。许多水利基建项目,由于其本身存在费用预算不足,缺项等现象,造成了字建设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这不仅给建设工程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损失,也拖慢了工程的进度,无法按照项目原本的投资完成,最后只好调整工程的预算和进度,重新安排时间来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工程预算过程中没有会计人员从旁参与,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进行预算分析,许多必要的财务费用项目没有考虑到工程建设当中。
(三)体制改革不到位
由于水利单位是一个较为笼大的系统部门,收到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已经习惯了吃大锅饭的生存方式。目前,虽然出台了许多的改良政策,但是大多是治标不治本,完全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和效果,无法建立新的体制,水利企业自负盈亏的现象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也就造成了许多改制了的单位举步难行,有些甚至掉转枪头走回头路。
(四)自身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目前,水利部门在自身的资源开发上未下足功夫,优势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出现了损失浪费的现象。特别是对于财务管理而言,由于水利单位缺乏敏感的财务信息收集的能力,使其企业理财和聚财的理念。这就导致了水利单位在自身建设中原有的优势得不到体现,而新的优势又没有完全形成好。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原有的优势会随着时间慢慢的退化,因此,要解决好水利单位自身资源的开发,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敏锐的决策能力。
二、加强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就必须从道德水平、业务知识、实现能力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预算、决策能力,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水利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财务人员应站在水利单位的发展的角度,全面发挥自身的优点。当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的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同时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端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在我国现今水利投资中,国家投资占主要的地位。同时做到水利政、事和企分开是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走的路线方针。让国家参股到体制改革的模式中来,通过合同和协议的方式来明确国家以及企业所需履行的权利义务,充分放手让企业自己开展生产与经营。在此基础上,抓好事改企的改革工作,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水利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所必经的阶段,无论是水利单位的决策人还是财务人员就必须以此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水利单位中,还应全面发挥会计的监控职能,从而确保单位的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近两年来,审计部门不断发现水利单位出现严重的违纪行为,这与水利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不完善有着直接的联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监管控制标准,不仅是针对会计人员,也针对单位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从根本上规范水利资金的使用范围,健全内部资金控制体系,从而使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运行。
(三)加强水利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
水利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单位的水利建设进程。单位领导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充分信任会计人员,使他们能够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预算和规划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单位领导还要不断充实自身的财务知识,增强财务意识,在工作中遵循《会计法》,充分利用单位自身的优势,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员,分配资金。这样既能降低水利建设中的成本,也能提高经济效益。水利单位还可对单位的领导进行专业的培训,向他们宣传专业知识,使领导们掌握更多更广阔的财务管理知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水利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不容忽视,需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王兴东 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M]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年11月第14卷第11期
[2]冯惠卿 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法初探[M] 山西水利2007年6月
[3]朱忠祥 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实践与体会[M] 江苏水利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