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规范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管理的主要内容
1.1 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
规范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管理应坚持“依法设置、真实客观、系统全面、突出重点、简明实用、科学规范”的原则。
依法设置,就是要求财务指标的设立,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
真实客观,就是要求财务指标反映的内容应当客观,符合交通行业的实际情况,要根据行业的特点,在统一的要求下,对交通企事业不同类别的单位应注意加以区别其特点,使指标管理具有针对性。
系统全面,就是要求财务指标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指标的类别要覆盖全行业,不同财务指标反映的内容应全面完整,可及时准确地分析单位和行业的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状况等。
突出重点,就是要求财务指标反映的内容,应对企事业单位或行业管理有重要影响,指标反映的结果,应对改进内部管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指标的管理上,要善于从大量的财会信息中,捕捉那些对全局有重要影响、对交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指标,实施重点管理,对于一般性的指标,由单位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确定。
简明实用,就是要求财务指标的设立不能过于繁琐,应选择那些在实际业务工作具有实用价值的指标,以提高财务指标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科学规范,就是要求交通行业财务指标选择的方法应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制定,财务指标计算依据的基础数据应当注意与会计核算、其他业务核算相衔接,指标信息处理应注意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提高信息的共享性。
1.2 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管理体系
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管理体系不仅需要设立财会指标体系,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管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相应的信息处理系统,以使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的设立、使用、管理、考核评价真正为一个完整的应用体系,为交通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发展服务。
交通财会指标体系必须结合行业的实际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特点设置。既要考虑行业的共性,又要考虑行业的特殊性。既要强调行业的统一管理,又要兼顾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因此,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由通用型指标、专用型指标和内部管理指标组成。通用型指标按企业类和事业类分别设置;专用型指标按专业类别设置,企业类包括运输(含公路运输、水运、港口)、公路经营、施工企业等,为反映交通企业上市公司的情况,同时设置上市公司专用型指标,事业类包括公路养护、收费还贷公路、救捞、航道、海事等单位;内部管理指标由企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根据内部管理需要补充设置。以满足行业管理和不同企事业单位因管理重点的产生的不同的管理需求。
信息处理系统是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通过建立与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管理体系相适应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各单位的信息通过规范的信息网络及时传送、交流,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从行业信息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建立信息处理系统,各单位要充分发挥交通财会信息网络系统的作用,建立指标分析系统,建立历年指标数据库,并指定专人对单位的行业财会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分析,为单位内部管理和行业宏观调控提供财会信息服务。
2 提高交通财会信息使用价值的方法
2.1 利用交通财会信息网络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交通财会信息可以利用交通财会信息网络提高其开发的深度,加快其传输的速度,增加其应用的广度。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化被广泛应用。发挥交通财会信息网络的优势,使交通财会信息开发的深度通过进一步加工处理,更充分地披露交通企事业单位的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提供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财会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依据;交通财会信息的时效性对于单位内部决策和行业宏观决策至关重要,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及时发现自己和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及时把握市场动态,采取先发制人、领先一步的竞争策略,往往可以从抓住市场先机中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信息的时效性是信息的生命,只有在信息失去其使用价值之前使决策者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才能发挥其使用价值;反之,信息可能因短暂的迟滞而失去其使用价值。因此,运用计算机网络提高其处理、传输的速度,可以大大提高交通财会信息的使用价值,才不致发生信息“产生之日”即信息“终结之时”的悲剧;交通财会信息的使用者越多,它的使用价值越大,而且其追加成本在网络时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充分发挥交通财会信息网络的传输优势,使交通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及时得到所需的行业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信息应用的广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财会信息的使用价值。 2.2 利用行业财会指标管理体系提高信息的共享性
交通财会信息分散于各个单位,如果不加以规范,这种个别的信息,只能在某一单位被个别的利用,之后便失去了其使用价值,它无法反映行业的全貌,更不能形成批量的信息,为全行业共享,为全行业服务,使交通财会信息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管理体系以规范的指标约束,分级分类的管理责任,网络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使不同单位之间零散的财会信息通过系统的规范处理加工,可以完整全面地反映交通行业的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及时的提供给各级管理者使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交通财会信息的共享性,使交通财会信息的使用价值大幅度的提高。
2.3 利用内部补充指标提高信息的针对性
从交通财会信息的使用方面来看,每一个使用者都是特定的单位,除了其具有交通行业的共性之外,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是交通财会指标无论是通用型指标还是专用型指标,按照突出重点的指标设计原则,主要是反映一般情况下单位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的重要指标,不可能面面俱到。
2.4 利用财会专家队伍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交通财会信息的使用价值不仅需要单位内部管理者去充分的利用交通财会信息为单位内部管理或行业宏观管理决策服务,同时应注意发挥交通行业财会专家队伍的作用,运用他们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交通财会信息的深度分析,发现行业管理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通过对个别单位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集中诊断,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单位经营管理的对策措施;通过对交通财会信息与交通财会专家知识与经验的有机结合,使交通财会信息的使用价值在解决交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5 改进内部的信息管理方式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信息准确性是信息使用价值的灵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信用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必须以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为前提,这也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应有之意。不真实、不准确的财会信息会使信息使用者产生错误的判断,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可低估。交通财会信息必须通过改进内部的信息管理方式,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各单位应当重视内部财务信息的规范管理,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交通财会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发布等工作,把交通行业财会指标管理体系的应用与交通财会信息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对财会信息网络管理人员和财务指标分析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运用高科技手段,保障交通财会信息网络的安全畅通,交通行业财会指标处理、分析、传输的准确高效,以提高交通财会信息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交通财会信息使用价值的发掘,不仅需要理论的探讨,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只有通过广大交通财会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交通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