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房地产建筑财务管理 >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目前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的现象相当突出,另外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财务部门和经营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管生产的不管经营,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诺大的管理群体而难以真正取得成效。近几年来,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严重的资源消耗造成了资源短缺,诱发了原材料价格的较快上涨;从人工费支出来看,目前国家规定的施工工时定额较低(以铁路电务工程专业施工来看,仅为25.82元/工时),而国有施工企业要负担的职工工资平均每天达100多元/人,导致施工企业的普遍平均成本占工程合同价的90%以上。
  可见优化成本管理,控制成本支出,挖掘自身管理潜能,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问题。而企业的成本管理贯穿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机械运输费、管理费等的控制。这些费用从项目的招投标开始直至工程交验到保修期结束,随时都在发生。从材料费支出来看当前国内工程建设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高价中标已不可能,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国的工程承包企业要进入我国市场,和我国的工程承包企业展开竞争。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对策
  施工企业的成本发生是通过各个环节发生的,只有通过强化成本因素管理以降低成本支出来增加利润。
  1. 坚持成本源头管理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由于目前有不少的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对他们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采取的措施,将对工程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心中无数。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企业应该高度关切成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高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斯洛(A·Maslow)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引入和建立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2. 建立制度保证信息反馈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这些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于成本发生过程本身,而是对处理业务的行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导或约束,其作用是基础性的和防范性的。另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申,为了及时了解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还应该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及企业自身条件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察,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对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作出及时的预报,使企业能够有充裕的时间作出反应。

  信息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现代成本管理又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因此,企业成本管理也必须适应这一客观要求,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尽可能地吸收和借鉴中外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
  3. 完善过程成本控制管理
  对标书中的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认证,寻求较为可行的技术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节约能耗,或提高机械化操作水平等。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合同漏洞导致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而使效益流失。
  加强施工成本预测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一是要从用工数量上控制。通过合理安排工序,科学分配人力,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二是要从材料消耗上控制。材料控制主要包括采购和用料两个环节。在采购环节,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市场行情调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尽量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材料。同时,要考虑降低运输成本,坚持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在用料控制方面,要坚持按定额消耗材料,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材料进行功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数等。三是加强对机械费的控制。要针对工程的功能特点,合理使用、调配机械台班,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能不用机械设备的尽量不用,避免机械台班的浪费。
  严格控制管理费支出。管理费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等。一是要精减机构,减少管理人员,降低工资支出。二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办公耗材管理办法,实行限额领用,严格控制铺张浪费现象,降低办公费支出。三是制定招待费管理办法,明确接待不同档次人员的使用标准,坚持内紧外松的原则,严格控制管理费开支。四是要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明确不同地区的住宿费标准,严格报销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出差人数,降低差旅费支出。
  要加强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的统一、协调。紧紧抓住安全是“纲”、质量是“核”、进度是保障、成本是根本的原则。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量通病,杜绝安全事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防止返工现象发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材、物等大量投入而加大项目成本。突出“精细”化管理,抓好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施工,搞好细部处理。
  总之,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成本管理就是要科学协调好人、财、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作为施工企业管理,根本的是要在管理思想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管理理念上体现“以人为本”,在管理体制上突出创新,在管理机制上突出激励性,在管理手段上贯彻“严、细、实、勤”,努力实现管人、管事与管思想的科学结合和高度统一,树立和充分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以动态的管理思维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精神文化“两不误,双促进”,才能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而击败竞争对手,推进企业持续发展,实现做强做大的宏大目标。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