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会计作为人类把握社会经济信息、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门应用学科在当代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会计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以知识、智力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投入。知识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随着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企业无形资产的比例与重要性日益提高,而传统的会计模式下,无形资产会计滞后于知识经济的发展。首先,传统会计模式下,企业确认无形资产的范围较小,确认的范围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和土地使用权等12项,而美国所涉及的无形资产有23项。我国对于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源基本上没有列入无形资产范围,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及其规模。其次,关于商誉的确认。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我国规定只有在企业之间进行出售、合并等产权转让,市场公允价值大于其净资产的差额时才能确认入账。商誉实际上是企业拥有的未入账的经济资源或优势,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一个企业拥有好的商誉,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就能获得可观的效益。而我国规定,企业自创的商誉是不可单独辨认的,这使得企业不能真实的反映其无形资产价值。再次,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无形资产项目开发研制的资金投入更大。根据我国自创无形资产成本的计量办法,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的开发研制费,一律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只有在无形资产申请专利过程中发生的申请费用才能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入账,这与国际上有关自创无形资产成本的确定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无法实现此项无形资产计价与世界接轨,由于巨大的开发费用没有相应的科学核算方法,使得无形资产价值不能真实反映,不便于考核无形资产开发的投资效益,也很难适应经济自身发展规律。因此,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在人力资本价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只有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个人、企业和社会都获得自我实现和发展。

(二)知识经济对传统财务报告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财务报告分为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时间间隔最短为一个月,财务报告的内容及方法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首先,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管理、观念等不断创新,使知识更新加快,知识更新带来的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换代频繁,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活动越来越灵活、迅速、多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无疑加大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为减少知识更新带来的风险,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基础上,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求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要求财务报告为“即时”报告,为投资者随时提供其所需的相关信息。而传统财务报告有固定的时间,且间隔时间较长,提供的财务报告往往是“过时”报告,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及时性的要求。因此,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建立既提供定期报告又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其次,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财务报告的内容和范围大大增加。随着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构成经济决策的因素将更加多元化、复杂化,每一项经济决策不仅要依靠财务信息,而且还要依靠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如用户满意程度、社会责任、企业背景、人员知识结构等。在财务信息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投资的重心已转向智力资产的投资,企业竞争的焦点也将是无形资产,而传统的会计模式下智力资产在财务报告中未做明确、充分的披露,而是隐藏在资产负债表内。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财务报告未充分披露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无形资产的占有比重等有关无形资产的信息,这是一大缺陷。

再次,财务报告不仅披露历史信息,还应披露与企业未来发展有关的前瞻信息。传统财务报告反映的是过去的已成事实的财务状况,与企业发展有关的预测和前瞻性信息却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这大大削弱了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的加深,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资金使用及周转情况,而且还需要了解有关企业的发展前景的资料,为其投资或经营提供最有用的帮助。因此,财务报告需要在现有的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有关企业的预测报告、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报告、融资能力报告以及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的信息。另外在财务报告传递上也要求速度更快。传统会计报告采用“手工笔录”的方法,严重限制了信息的及时传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报告传递方式将逐步依赖于信息处理系统和传递系统,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在网络上随时调用所需的信息。

(三)知识经济转移会计核算的重心。自然资源是工业社会有形资产的主体,因此传统的会计的计量与报告模式是建立在以有形资产计量为核心的基础之上的。在现有的会计计量模式上,几乎所有的会计系统规则,如以交易为基础历史成本原则、以配比为核心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公式的复式记账原则等,无一不是以有形资产的计量为核心的。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以物质资源为主,而是以无形资产为主,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具有更大的意义。著名的烟草公司万宝路的老板曾声称,万一企业遭受火灾,凭借其巨大的品牌这种无形资产就可以再建一个万宝路。这也就是说,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像专利权、版权、品牌、特许权、商标权、专营权等等对企业具有更大的意义,应该正式纳入会计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但是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自创的无形资产不作为资产在账面上反映,特定类型的像商标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通常不做反映。这些作为当前维系企业生存的重要资产如果排除在合理的会计计量范围之外,既不利全面衡量企业的真正价值,也不利于企业家了解企业的科研投人和技术含量。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将会正式纳入企业财务报表。所以,传统会计的重心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显然已不合时宜,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全部资产对传统会计业的运行系统提出了挑战和冲击。

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会计变革与发展方向知识经济的出现,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经济结构,而且彻底地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的形式。这一划时代的变革对社会经济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状态发生变革后,会计模式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全球化特征对会计模式提出更高要求。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而来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经济,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全球的经济活动成为一个整体,今天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利用因特网可以获得任何地区的商品、服务和信息。消费者使用全球化的产品,生产者的生产原料、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全球市场中取得。而会计模式是会计主体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会计运行的结构、功能、行为等会计实践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一定时期会计模式发展,是以该时期的会计环境为前提的。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不仅使经济的形态发生变化,而且要求经济的运行必须按照相同的规则进行。作为记录经济运行状态的会计,在其会计目标的制定、会计程序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规范体系的颁布、会计报告的形式等方面,按照相同的惯例构建,以服务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需要。

(二)正确的计量人力资源成为会计业的难课。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素。这在客观上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问题。在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社会里,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人才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以收益和权益的分配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人力资源会计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未能反映出人的智慧与创新能力和产出价值的计价等问题;人力资源会计虽然充分计量了人力资源的价值,避免了人们低估企业价值的不足,但由于没有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因而无法与传统的财务会计融为一体,而只能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会计理论应突破传统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知识会计,为经济的发展服务。

(三)更新会计思想和理念,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和理解上。传统的经济思想重视实物和设备,而不重视知识及其知识的拥有者。会计的一切计量和管理都是围绕着设备、存货和资金等物流展开的。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及其拥有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核心的资源和资本,知识已代替实物资本和能源成为经济的主导因素。因此,会计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知识第一”的经济理念。与此同时,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加大力度培养合格的会计人员,使其不仅具有广泛的知识,还必须具有创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四)研究知识产品的成品特点,建立新的控制理论与方法。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品主要是信息产品。它们的成本与物质产品的成本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信息产品的物耗成本低而人工成本高;加工成本低而研制成本高;成本与收益的关联性差,即信息产品的成本与信息的使用规模无关。这些都决定现行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已不适用,需要建立新的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

(五)变革会计计量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历史会计计量无法体现居核心地位的知识资源的价值,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推出较为理想的资产计量模式。这种会计计量模式要能够反映物力资产、衍生资产、人力资产和包括知识产权和专有知识在内的知识资产是真正的价值,体现对企业影响巨大的无形资本,从而使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对投资者和决策者真正有用。联系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以及衍生资产的特性,知识经济时代较为理想的对各类资产的计量基础应该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在双方自愿、而非由于强迫性的清算销售而在交易中达成的该工具可予以交换的金额)。公允价值具体代表的是当前的市场价格、现行价值和现值。与此同时对传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式进行修正和拓展,以使其能包含知识资本的内容。当然,要全面实现会计计量方式的变革,还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和操作难题需要解决,这还有待于我们长时间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心合·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挑战[J]·财经研究,1998,(12)·
[2]阅京华·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重心的转移[J]·财务与会计,2000,(12)·
[3]陈卫星·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J]·会计研究,2002,(10)·
[4]刘光益·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J]·财务与会计,2000,(8)·
[5]程瑞川·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面临的挑战[J]·财会月刊,2001,(2)·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