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财会专业课程中,最具操作性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形式,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纯理论型教学:主要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与操作的基本原理。从教学效果上来看,纯理论型的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培养的学生不能“实操”,人才难以被企业接受。二是实务操作型教学:即按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讲述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及软件应用。从教学效果来看,实务操作型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一定的启发,给人以“实用价值”的感觉,但是会导致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从长远来看,阻碍学生在会计电算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导向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学习发挥学生各自特点和专长,使学生在准工作化环境中,领会知识,锻炼技能,更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二、项目导向型教学法应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一)项目导向型教学法
项目导向型教学法,或又叫做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或多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其相适应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达到的程度,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和兴趣来选取适合他们的项目,使学生置身于探索知识的情境之中,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老师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型教学法归纳起来最大的特点在于自主性、导向性、合作性、完整性、连贯性。自主性指改变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为自主获取知识教学模式。导向性是指教学目标明确,导向性明确。合作性是指基于项目的工作团队学员之间讲求合作与协作共同推动项目与教学。完整性是指整个项目的设置都是一个完整的任务。连贯性是指项目实施是以时间为顺序循序渐进,逐渐完成的过程。
(二)应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会计电算化》要求学生在熟悉一定会计专业理论、掌握基础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分析。具体来说,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践操作,且密切联系工作实际,比较适合设计系列教学项目。二是从教与学角度来说,实践性课程不适合讲解法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理解知识、锻炼技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进行核算、分析等业务。三是就学习检测来说,技能型课程不适宜只进行理论测试,还要通过具体工作任务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技术,形成了有关职业能力,适于开展项目教学。四是学生有兴趣,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尝试过手工做账,对于手工做账中的记账以及核算的繁琐是深有体现。现在再让他们使用财务软件进行仿真账套处理,把记账与核算的繁琐在几秒内完成,而且还可利用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一系列的平时要花费非常多时间才能得到的数据。所以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当今社会,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型企业绝大部分都采用了财务软件做账,所以学生接触这领域,那以后工作也较易与现实联系,使用价值高。因此,使用“项目教学法”时,学生能用心投入其过程,能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而这些正是项目教学的特点,也是优点,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是可行的。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导向型教学法
(一)项目导向型教学法实施条件
1、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准备条件。会计电算化本身是注重实践,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项目教学法更是如此。因而在实施项目教学法之前,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扎实的会计、财务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掌握是必要的。这一点可以在教学时间上予以安排来的以保证,根据具体的理论教学的安排,可以依据各自情况将该课程安排在二年级或三年级。
2、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项目条件。实施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一是项目内容的要求。二是项目来源的问题。关于项目内容的要求:一要体现实践性。项目的主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应当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内,以便于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克服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及时解决问题。二要体现自主性。选取的项目应当能够提供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使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并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三要体现发展性。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项目的内容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四要体现综合性。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
关于项目来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的项目,来源于企业。因为来源于企业的项目真实、实时、均衡,所以主要应用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第二方面的项目,来源于教师。教师在工作、学习、科研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经过设计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方面的项目,来源于学生。学生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积极地参与大学生科技项目研发的活动。将学生自己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势必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将这三方面的项目编成一个项目库,挂在学院的网站上,供学生去选择。
(二)项目导向型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
1、选定项目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上述确立的项目库中,按各自的能力及其兴趣选择确立各自的总项目的基础任务,然后在学生明确项目基础任务的基础上,由指导老师按不同岗位核算设计各子项目,分阶段逐个完成各子项目的工作任务。教师必须针对课程的总体目标,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将课程要求、岗位需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精心设计出具有趣味性、针对性与实用性的教学项目。
2、确定项目计划。在项目主题及具体项目内容已经确立的基础上,需要多项目完成的方法、时间、形式上予以计划、明确。项目教学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导的形式进行,整体上教师根据项目的难度来确立教学完成的总课时,跨度上一般以一学期为限,具体安排每天的课时量,对总体时间跨度上实现控制,对于项目的进度分阶段予以要求,而对于具体的实验进度上时间实行开放式管理,有学生自己选择。因为各个小组的能力不同,进度难免会不一致,因而适合在时间段上予以控制,而不是时间点上。形式上以团队协作共同完成的方式,要求每组学生制定一份“项目计划书”,在计划书中阐述项目的实施步骤,教师从旁辅助,教师只做项目任务问题上的讲解,具体的实践操作由学生之间讨论研究完成。
3、确定项目分工及具体实施。在做好总体计划的基础上,具体对项目分工实施。项目以小组团队为单位,确立每组5人-7人,并对小组内的人员按会计岗位进行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以及可以操作的模块。每组确立一个项目主管人,负责协调和统筹管理小组工作。
教师在确立以上步骤的基础之上,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第一,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讲解。主要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工作内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及构成、应用软件的配置、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会计软件的安装及系统设置等基础理论,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渗透能力培养;在教学中通过理论教学、讨论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产生兴趣,为各项目任务的实施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讲解。教师对项目涉及的软件的具体操作进行讲解演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际对软件进行操作,如基本掌握总账系统、报表管理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
第三,会计电算化实验讲解。在学生对前两部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有机的结合,进一步细化初始项目任务。以一整套各项目会计主体模拟发生的经济活动和典型会计业务为主线,组织会计软件总账模块日常账务处理部分的知识教学和实务操练。学生以项目为引导,将教师讲授的内容融合到项目的实际应用中去,实现学习和时间的目的。
通过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结合自己的项目任务,进行有目的操作,并且学生根据各自的项目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提出,最后通过完整的电算化课程的讲授,学生自主项目的完成,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
(三)项目导向型教学法效果评价
1、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包括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项目作品成果、操作记录本、《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考核(上机操作)、选择运用资料的学习能力、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自律状况和学习态度以及参与交流讨论等集体活动的积极程度等。
2、评价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实施研讨,完成项目开发过程总结,如财务报表编制项目、要求写出报表种类、各报表编制的理论依据、报表设置步骤和操作过程、报表数据生成和验证过程等。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以进一步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对实务操作的掌握,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得更紧密。教师在学生完成项目后,公布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方法,组织学生共同评价小组项目成果,以此点出课程结构知识与重难点所在。
3、评价标准与方法。理论以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三次理论考试,以30%、30%、40%的比例进行计算,再把其结果折算为本课程总成绩的30%;以各项目实践操作考核汇总结果,折算为本课程总成绩的50%;以小组互评,任课教师考评各占50%的比例计算结果,再折算为本课程总成绩的20%。
四、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是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很多优点,通过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学生自己收集、查阅资料、整理案例、制定项目计划、实施计划等自主活动,大大提升了学习兴趣,不仅积极参加技能训练,而且积极复习前面所学专业的知识,这对学生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有了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和归纳总结等自主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社会活动和职业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结果表明,该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梅.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项目教学的思考[J].福建电脑,2008(7).
2、吴小红.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电大学报,2009(3).
3、刘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式教学探讨[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
4、甘玲俐.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5).
*本文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项目编号:E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