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 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资料的生命,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由于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了经济工作的决策的质量。但是,近几年来,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因而,扭转会计信息失真局面仍是当务之急,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笔者认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改进会计管理制。
会计法规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准绳。会计信息失真,除了人为造假因素外,从现有制度上看,会计法规建设上存在的个别缺陷和漏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个别企业利用合法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企业利润。如利用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资产评估、虚拟资产、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造成企业经济交易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应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我国已颁布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一系列会计法规,但其中某些内容尚不健全、不具体,某些方面过于宽泛,缺乏操作性,因此各项法规的相关条款应随着经济发展,适时地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做到立法严谨、具体,表达准确、清楚,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保证。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本单位依法行使职权,《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即单位负责人应对单位向社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承担责任。某些单位部门的领导好大喜功,以利润指标为主要依据显示个人政绩,或受利益驱使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制造”利润,以满足个人政治经济上的虚荣。虽然会计人员对于做假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大多数假帐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会计,而在于有权支配会计人员的人,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对此,笔者有两点建议,(1)、有必要对新上任的领导进行《会计法》和有关财政法规、财务制度的培训,只有了解了《会计法》及各种财政法规、财务制度,才能带头遵守财政法规和财务制度,支持会计工作,尊重会计人员的意见。单位负责人的这种素质提高了,才能杜绝各种假发票、假结算单等各种不合规的原始单据的出现,杜绝私设小金库、指使会计人员做假帐等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使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有可靠的保证。(2)、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单位负责人给予必要的制裁,如果单位负责人故意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不被严惩,反而得到重用,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单位领导人公正廉洁,不为个人私利和部门利益去造假帐,不被表彰奖励,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造起假帐来。所以应该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成本远远大于造假的收益,实行严格的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制,约束其财务行为,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其有效地运行,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因此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首先,科学的设置会计岗位,合理的配置会计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会计岗位定期轮换,不但可以让会计人员全面的掌握会计业务,提高业务素质,还能将会计业务中的漏洞在岗位轮换过程中暴露出来,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再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从会计凭证到帐表的合法性、资产的完整性、成本费用的可靠性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把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健全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为保证会计监督的真实、可靠,必须建立完善的政府和社会监督体系。首先,要加大财政、税收、审计、工商等政府部门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法监督检查的力度,严格执法,对于检查出的违法、违纪案件决不姑息,依法处置,并坚决杜绝检查中的权钱交易,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提高监督检查的质量。其次,要严格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强化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观念,充分发挥民间审计的作用。尽快健全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依靠这支社会监督队伍来监督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真正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信性,从而保护国家、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五、着力抓好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应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基石,应使之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定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会计人员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帐”的职业理念,提高会计工作在全社会的诚信品质和信用度。同时,应针对广大财会人员不同业务层次的状况,办好会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其次,要依法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严惩那些对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单位和人员,避免“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得站不住”的两难境况,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作者姓名:马莉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特殊教育学校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