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铁道公司娄底通道段 杨岚
营业外收支虽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从企业主体来考虑,同样带来收入或形成支出,是增加或减少利润的因素,对企业的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影响较大,由于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因而将债务重组、接受捐赠和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统归营业外收入笔者认为不妥。
一、从发生的业务意图来看,应作为资本积累,计入资本公积。
(-)债务重组收益是指由债权人豁免的部分债务,通常分录为:
借:应付帐款
贷:有关科目
贷:营业外收入一债务重组收益(豁免额)
由于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入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的让步事项,其真正含义让债务企业能持续经营或重新安排财务资金得以清偿债务,其让步价值无需偿还,但不应作为调整利润的手段,以掩盖生产经营上的不当,而应作其资本准备,归其所有者所有,分录为:
借:应付帐款
贷:有关科目
贷: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二)接受捐赠行为;接受方通常分录是:
借:现金或非现金
贷:营业外收入一接受捐赠收入
作为捐赠方,由于税法上规定在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扣除各种赞助费(主要指现金赞助)即赞助费需要征收所得税,捐赠方实际上是净利润减少也就是说所有者权益减少,作为接受方对同一项事项不应再交所得税,应全部作为资本积累准备。同样,作为非现金资产捐赠,除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金额也应视作资金积累准备,分录为:
借:现金或资产科目(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金额)
贷: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三)已确定无法偿还的应付款项,通常分录是:
借:应付款项
贷:营业外收入
由于已确定无法偿还的应付款项有其前提条件即债权单位撤销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的事项,这完全与本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且没有相关货币流入,其不需要偿还的金额不应作调整利润手段,而应作资本准备,归全部所有者所有,分录为:
借:应付款项
贷: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二、从监督机制看,不利于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上述三方面主要是在市场竞争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特定事项,企业可能出现暂时性财务困难,致使资金周转不灵,或资金短缺,从中也反映企业的自身经营方式存在明显的缺陷或不足,而另一方面利润是企业自身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因而利润最大化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上述三方面如计入营业外收入,也就是纯利润的增加,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果,实质上是以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事项来掩盖生产经营方式的不当行为。如一股份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当造成亏损,但经过债务重组而扭亏为盈,这有背于其考核机制的监督,不符合会计信息处理的客观性原则,不利于人们的明晰准确地把握会计信息,也不利于对企业负责人员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考评,也不利于企业本身经济效益的评价。
三、从避税方面考虑,作为资本积累准备是一种有效会计处理的手段。
所有者权益主要指企业所有者投入资金、生产经营中国存收益以及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等,由于上述三项事项本质都是非收益性转化而形成,并非生产经营所得形成的,作为对方意图并非直接将所让或所指的价值用以调整利润而达到短期目的,产生短期效益,而是通过这种手段以增强企业的实力或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一般不需要归还,它符合资本投入的含义。作为接受方。既增大企业的价值和实力,又可以合法有效地避开纳税义务,同时从总体上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四、三项非经营活动计入资本公积符合实质益于形式的原则
三项非经营活动事项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的,它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一般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较少,相对其主营业务收入影响程度可以忽略,但是,对于成本大利润率较低特别是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体制中,推行薄利多销的原则,如仅根据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来核算,即将它们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样将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假象,即明盈实亏的。如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差,但投资者一般只注重自己的投资回报率,为获取更多的资金,企业只有提高利润率,通过资产重组(不包括合并重组),增加企业纯收入即可达到目的,但这样就掩盖了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其实质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使企业经营者意识到其经营方式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其次,不能如实反映其实质内容,三项活动本质是通过减免债务或增加资产来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其注重企业的长期效益,而非短期效益,如银行减免企业的利息,其实质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回报,也可以说是一项投资;再者,计入资本公积实际上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由于资本公积属于所有权益,计入资本公积,也就是使得每股价值增大,从而有利于体现企业管理的目标。
五、从企业发展观看;计入资本公积有利于扩大企业生产能力
投资者建立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表现为企业的价值,它并非帐面资产的总价,而是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即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它既要追求企业资产保值或增值又要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如果将三项非经营活动计入资本公积,由于资本公积是企业的一种资本准备,由所有者享有的资金,它可以转增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符合企业管理目标的需要。
综上所述,上述三项经济业务活动应计入资本公积,作为转增资本准备,可以防止人为地调整生产经营成果,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从而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如实反映生产经营成果,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