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房地产建筑财务管理 > 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征兆

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征兆

一、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的比较

企业财务危机按照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划分为“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两大类”。渐进型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以及出现资不抵债的一种经济现象。突发型财务危机是由于突发性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财务危机。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具有不同的特征,详见表1。


由于突发型财务危机是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瞬间引发,事先难以防范,而渐进型财务危机则经历了一个缓慢的演化过程,只要通过事前防范,事中和事后较好的控制,是完全可能防止或化解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因此研究渐进型财务危机对于预防和化解财务危机更具有意义。

二、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征兆

渐进型财务危机发生与否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同一经济现象对不同性质、规模、管理水平的企业来说,发生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可能并不相同,但下列现象则是引发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的重要征兆。

(一)财务结构明显恶化

企业财务结构明显恶化是渐进型财务危机发生的显著征兆。企业财务结构恶化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权益性资本与债务性资金比例失调,债务资本比例过度;二是债务资金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长中短期债务资金比例的失当,偿债期限过于集中;三是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长中短期投资比例、经营性资金和投资性资金比例的失当,资本性投资膨胀;四是资产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例不当,存货、应收款项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不合理,特别是存货和应收款项非正常持续增加;五是支出结构不合理,突出地表现为非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持续过快增长。企业财务结构恶化,会造成企业偿债能力持续减弱、投资变现困难、经营资金供应链断裂、存货跌价损失、债权回收风险增大和企业积累能力下降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财务经营崩溃。

因财务结构恶化而爆发财务危机的案例在我国屡见不鲜,如江苏中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原油、原材料(聚丙烯、聚酯切片)价格持续上涨,产品获利能力大幅下降的不利形势下,通过短期借款盲目投资BOPP、BOPET生产线、CPP生产线。到2007年6月底,公司短期贷款为24.45亿元,而长期贷款只有2.09亿元。由于快速扩张、资产与负债结构不配比、债务资金结构严重不合理、短期偿债能力下降等原因致使企业财务危机爆发。再如三九集团、华源集团、澳柯玛集团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6年因非主业投资、快速扩张、过度负债、决策失误等原因而发生财务危机。

(二)经营效益持续下降

企业经营效益持续下降是财务危机来临的主要征兆。企业经营效益持续下降主要表现为销售收入增加而利润不增或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时下滑,甚至出现连续亏损。经营效益降低,会使企业现金流滞后于实物流,现金流量持续减少并低于安全水平,持续亏损还会不断吞蚀企业自有资金,甚至发生资不抵债,从而爆发渐进型财务危机。经营效益持续下降,可能不会立即在渐进型财务危机中反映出来,但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如果企业不能尽快扭转经营效益持续下滑的局面,则爆发渐进型财务危机在所难免。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因市场锌供过于求,锌价大跌,在2007年营业收入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公司却亏损了3.6亿元,2008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亏损达到13.15亿元,公司股票简称由“锌业股份”变更为“*ST锌业”,标志着公司进入财务危机状态。

(三)财务信誉下降

企业只有及时偿付到期债务才能维护企业良好的财务信誉,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也才能正常运行。如果企业不能按期偿还银行借款、长期拖欠货款和职工薪酬,必然导致企业在银行、供货企业、职工和社会的信誉下降。随着企业信誉的下降,带来的可能是银行改变对企业的放款条件,减少或停止企业贷款额度,从而使企业的贷款难度增大;供应商不愿及时供货或提高供货价格,企业原材料采购出现困难,生产活动难以正常维持,无法按时兑现销售合同;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挫伤,消极怠工,甚至可能发生过激行为。可见,企业财务信誉下降,是企业发生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催化剂。如信联股份2002年底为还贷高峰,因该公司向建行借入的5 750万元长期借款未能按期偿还,华夏银行据此认为信联股份财务状况不佳,遂提起诉讼,要求提前归还其4 000万元贷款,此后农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招行相继提起诉讼,要求信联股份提前还贷,总金额为8 400万元,从而引发了信联股份的财务危机。

三、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发生的成因分析

渐进型财务危机是由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但内因是根本原因。国外权威机构(Dun&BradstreetCompany)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财务危机直接导致破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疏忽的原因占4%;欺诈的原因占2%;重大灾害的原因占1%;经营与财务管理不善的原因占91%;而不知因素的原因占2%。可见,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不善是企业爆发渐进型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企业内部因素引发的渐进型财务危机。
(一)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健全、不合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势必造成企业决策失误、经营秩序混乱、管理失效、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削弱等问题,从而引发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三九集团、华源集团、澳柯玛集团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渐丧失

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机制的有机融合。企业如果丧失核心竞争力,将会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削弱,进而出现销售收入持续减少、销售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导致经营利润呈现负增长或连年亏损,从而引发现金流量持续减少,自有资本不断被吞蚀,最终会因资不抵债而走向破产的境地。

(三)现金流量持续低于安全水平

现金流量是反映企业经营质量、盈利质量、支付能力和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效益持续下降,忽视应收款项、存货和成本费用的管理,盲目投资,过度扩张等是造成现金流量低于安全水平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一般认为盈利水平好的企业,不会发生渐进型财务危机,但事实上,一个盈利水平不错的企业也会因现金流量不充足而丧失支付能力,从而引发渐进型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美国能源巨头安危(Enron)公司破产和新加坡亚洲金光纸业(APP)沦为垃圾公司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金流动性差。

(四)受关联企业经营和财务恶化的牵连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较为紧密的财务链,特别是重要关联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对企业经营效益、财务业绩将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重要关联企业一旦出现经营困难、财务状况恶化,会直接将企业拖入经营和财务困境。如实达集团因对外关联担保大量逾期、子公司亏损严重、公司主要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拖欠公司巨额应收款项等问题波及实达集团,实达集团2004年发生亏损,2005年银行又冻结实达集团银行账户和部分股权,实达集团资金链断裂。

(五)财务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缺失

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综合反映,因此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可以对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进行适时监控和预警。但如果财务部门不善于运用财务指标来构建财务预警系统,经营者又对财务预警系统重视不够或缺乏对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解,会造成财务预警系统缺失,或无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势必会使潜伏的渐进型财务危机逐渐形成并爆发。中达股份、德隆集团的财务危机均与缺乏财务预警机制有关。

四、防范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对策

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通常会经历一个潜伏、形成、爆发和恢复的过程。因此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发生和对已发生的渐进型财务危机进行有效处置。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经济活动行为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运行和防范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企业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包括生产经营、应收款项、实物资产、收入、成本费用、筹资、投资、财务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力度,对企业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有效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循环。对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舞弊行为。最后,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和有效性的评审,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优化产业价值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表明,产业链的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微笑曲线。微笑曲线的左端为研发、设计,右端为营销、服务,中间为生产、组装;处于两端的产业附加值高,利润空间最大,其利润率约占20%~25%;处于中间的产业盈利空间小,其利润率约占5%。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和服务,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宽产品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在价值链的优势环节上与合作伙伴实施战略联盟,以整合企业资源,优化价值链,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健全投融资决策机制,优化投融资结构

建立健全企业投融资决策机制,优化企业投资结构、资本结构,是预防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的重要措施。第一,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投融资决策制度;第二,对投融资进行可行性分析,并邀请专家对可行性报告进行评审;第三,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应做好投资项目现金流量预算,充分考虑投融资对投资结构、资本结构的影响以及投融资项目面临的风险,分析防范风险措施的可行性,防止过度投资和过度负债,有效化解投融资风险;第四,对大型投融资项目进行跟踪检查,一旦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偏离决策方案或经济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应及时向决策机构反馈,以纠正偏差或调整决策方案;第五,分析投融资项目实施后的效益,总结投融资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投融资决策机制,提高投融资决策水平。
(四)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有效防范渐进型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是以企业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渐进型财务危机所实施的适时监控和预测警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随时都面临着渐进型财务危机的考验,一旦发生渐进型财务危机,可能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倒闭。因此,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警系统,适时监测企业的财务状态,防范与控制渐进型财务危机发生尤为重要。

构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关键是财务指标的选择和预警方法的运用。在财务指标方面,选择可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获现能力、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指标作为监控、预测财务危机的依据。在预警方法方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财务报表分析、变量预测模型、多元判别分析、逻辑线性回归、经营雷达图、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

(五)科学处置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防止财务继续恶化

企业一旦发生渐进型财务危机,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力求在危机进一步扩大前予以化解。第一,要分析引发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的主要根源,找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第二,分析为消除引发渐进型财务危机根源和决定因素而需要发生的成本、机会成本、企业承受能力、预期效果;第三,通过制度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调整营销策略、优化售后服务、强化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多种措施,化解企业渐进型财务危机;第四,在企业处置渐进型财务危机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和全体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合力,群策群力摆脱危机;第五,在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化解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寻求外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培莉,干胜道.渐进型财务危机与突发型财务危机的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09(2),下旬刊.

[2] 张涛,钏宪军.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2009(2):107.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