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房地产建筑财务管理 >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会计基础工作是指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确定前提、提供条件、规范操作、防错纠弊的基础性工作。它是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是会计工作和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会计工作的重视,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也不断提高,它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一些单位放松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和单位经营管理的正常开展,影响了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笔者认为加强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是各级财务部门和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必须高度重视的事情。针对目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本文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作简要的探讨。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取得、填制、审核、传递、保管等,会计账簿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账等,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报送期限等,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等,会计电算化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数据安全、资料保管等,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会计人员的配备和管理要求,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职责分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立和执行,会计工作交接的程序,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等。可以说,会计基础工作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会计基础工作的概念及其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会计职能的扩展而不断发展,这就必须结合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会计管理职能的发展来理解和界定会计基础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

(二)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而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没有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也失去了对象;以不实甚至虚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成了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没有科学可言的一种手段,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三)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根据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经营业绩、选择合作对象、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规范会计资料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比较多,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等。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情况,《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对此作出了限制性、禁止性规定。

(四)是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这是为保证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和安全,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其有二层含义:一是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二是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即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在格式、内容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在这几年得到很多企业的重视,它们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每年举办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措施不断地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技能,从而改善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并且从硬件上开发新的财会系统,以配合会计工作不断发展的脚步,优化会计基础工作。但会计基础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表现在:一是会计机构的设置有重复性;二是会计人员配置不够合理,职责不分。应按照“互不相容”原则设置。比如,有些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的直系亲属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三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规范。其表现在以感情代替会计法规制度,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四是监督体系不健全。各单位应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五是为达到偷逃税款,转移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非法目的,有意不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账、报账,以借机“浑水摸鱼”。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不少,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也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需要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会计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那么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了可靠保证。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单位账务不清,账目混乱,在这种状况下可想而知会计工作会发挥什么作用了。

(二)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会计基础工作以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做为保障。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往往首先从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开始。他常常会消弱会计职能的发挥,使得内部财务收支处于失控的状态,给违法违纪行为创造可乘之机。

(三)是会计监督方面的需要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原始凭证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需要会计基础工作要真实、客观、准确、及时的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内容。

(四)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需要

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会计负责人对会计基础工作建立科学的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建立合理的内部牵制制度。特别是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上要周全和严密。

(五)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会计工作通过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对其提供保证。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基础工作没有做好将造成财产不实,家底不清,数据不准,信息无用等诸多情况,这不仅给单位内部管理带来消极影响,也容易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给国家造成宏观经济决策的失误;加剧社会经济持续的混乱。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所以要想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是领导重视。领导重视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最好支持。因为从领导做起,会计人员才能以更严厉的制度来取得真实、完整、无误的原始凭证,并真实的记录账簿、规范地填制报表。从源头上控制,可为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其次,应配备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不一样,它有其特殊性,它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所谓高素质,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熟悉单位的经营业务,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一个会计人员,仅有会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中给领导尽出歪主意,使领导做出错误的决策;或者滋长单位的“歪风邪气”;或者帮助企业偷逃税款等。

再次,要有严格的会计管理制度。按照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的划分是比较细的,分工也是较为明确的。如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总体,而构成生产经营活动的人、财、物、产、供、销都是会计凭证的产生环节,每个环节如何控制,岗位之间如何牵制,是我们订立会计管理制度的起点,要从源头上控制好,从而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

综上所述,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服务,有利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便于与国际会计接轨,提高我国会计信息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好地吸引外资投资等等。所以我们各位会计业的盟友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会计工作水平和素质,努力从小事抓起,为我国的会计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S].

[2] 陈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务操作问题解答[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 马绍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时间探讨[J].河北煤炭,2004(4).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