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制企业内部股东和经理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股东把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交给其代理人,造成“两权分离”的状态,因此股东需要定期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这就需要公司定期编制财务报告,以便向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就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并逐渐完善的。虽然目前股份制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披露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的问题。
一、股份制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股份制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向决策使用者提供与企业各种有关的会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代股份制企业的需要
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由于两权分离的状态,使得股东与管理者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了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一点也不了解。股东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必须要求经营者定期向自己“汇报”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再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投资者大部分是零散的股东,分布在各个地方,客观上为定期召开大会带来了困难,那就必须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以便不仅满足现有投资者的需要,也满足潜在投资者的需要。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机制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现代股份制企业的深入发展扫清障碍。
(二)防止股份制企业内幕人利用内幕消息牟利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非常完善的,交易所的专业人士、公司的经营者和董事会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事件屡见不鲜,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广大小股东们的利益。完善现代股份制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对于防止内幕人员利用内幕消息牟利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可以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使得广大的小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购买更加有信心。资本市场必须保护广大的小股东的利益,发展公平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证券市场更加稳定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我国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供投资者使用,因此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力所在,是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我国现今会计准则中共规定了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下面我们就把相对比较重要的解释一下。
(一)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编制的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都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交易状况,那就更不用提披露的会计信息会对决策使用者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也许会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可靠性就是要求企业应该以实际发生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信息的确认,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基本会计信息保持真实性,也使得会计信息的内容完整。另外,特别是对于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不能故意遗漏或者减少,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的全部经营状况。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在会计信息的确认时,应注意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比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本企业资产进行确认,计提折旧,而经营租入固定资产不作为本企业资产进行计量,因为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大部分寿命都是在本企业消耗的,实际上等同于它属于本企业的资产进行使用,把它作为本企业资产进行计量比较准确,这样有助于企业不高估或者低估资产,使资产账面价值更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的法律形式确认,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经济状况。
(三)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是指对企业的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当高估资产和收益或者低估负债和费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产品的返还和坏账损失等,因此需要企业对一些经营活动进行评估,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充分估计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损失。比如,企业应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采取合理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对售出的商品进行估计其返还率,合理确定当期的收入;合理估计企业应收账款的坏账率等,使得企业的资产的账面价值能够反映其实际价值,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另外,谨慎性的应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使得账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严重偏离其实际的数值。这将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是我国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三、现今股份制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并不是非常完善的,在证券市场中利用内幕交易操纵股票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小投资者的利益。简而言之,股份制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不规范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是股份制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准则,对于企业提供规范的会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并不是非常的规范,存在着许多漏洞,客观上为内幕交易等一些危害证券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我国目前能够制定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机构较多,各个机构分别制定自己的法规政策,但是不能形成一个完成有效的整体,使得会计信息披露过程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导致许多公司有机会在披露自己公司的会计信息时,不断夸大自己公司的效益,而缩小对企业不利事项的披露,使得会计信息披露非常的不完整,避重就轻,误导广大投资者。另外,当公司发生重大的违规事项时,并没有显著的披露,使得股份制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严重危害了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现象比较严重
目前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事情是普遍存在的,这不仅仅是用法律来规范的问题,而是股份制企业本身没有这种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我国股份制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大部分是在政府的强硬措施下实施的,不是自己自愿进行的,有些股份制企业故意隐瞒企业的会计信息,从而延迟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有些股份制企业由于被大股东控制,蔑视广大小股东的利益,而不进行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我国法律规范规定,证券市场应该保护广大的小投资者利益,对于一些企业的重大事项应该及时披露,以供广大投资者参考,杜绝内幕交易。另外,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错过了某一段时间,即使披露了该事项,对于投资者也是个无用的信息。因此,企业应该把握住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及时有效地向财务决策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三)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虽然规定财务报告必须经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但是大部分公司都是为了应付这种规定才聘任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报告审计,实际上大多数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并不是非常强。另外,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自己的客户群,对自己的客户也有一定的依赖性,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容易被公司收买,注册会计师并不能独立地、客观地发表审计意见。此外,审计人员大多数注重自己的实务培养,忽视了自己自身素质的培养,而会计师事务所也是注重内部人员理论知识的培养,缺少对员工思想素质的培养,不注重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得注册会计师和公司联合起来欺骗广大小投资者。
四、改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
证券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刚刚起步,发展还不完善,亟须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加强证券市场的发展,首要是能够有效地保护广大小投资者的利益,使得他们对证券市场有信心,使得股份制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有章可循。我国应该制定一个统一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体系。首先会计准则起到一个统括的作用,然后根据会计准则制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详细严格地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容易存在的问题,最后制定审计制度,确保审计人员能够负责地审计股份制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
(二)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企业必须及时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只有及时性的财务信息才能和投资者决策相关,才能供决策使用者使用。及时性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应该通过具体的法律规范规定,在企业发生投资者并未知晓的重大事项时,规定一个时间段,在该时间内企业必须进行披露。另外,也可以加强中国证监会对股份制企业的监管能力,通过证监会的监管加强股份制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
(三)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审计执业人员的素质
我国应该建立健全审计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几年换一次审计师,不能只使用相同的注册会计师。这样,可以减少审计人员和企业合伙欺骗的可能性,加强审计人员的第三人的地位,使得其可以客观、公正地对股份制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加大对违规会计信息的披露的处罚力度,对于帮企业进行欺骗的审计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处罚甚至取消其审计执业资格,同时对于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处罚。这样可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事务所内部人员的执业道德教育力度。审计人员地位非常的特殊,增加审计人员的道德培训,对于防止其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