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2025年高会考试辅导 > 近5年我国会计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近5年我国会计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会计是经济的组成部分,会计学科在社会科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会计弃旧扬新、逐步发展和变革的30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的近5年,我国会计的发展更是迅速。那么会计学现在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热点有哪些,未来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有关会计研究的文献迅速增长,给广大研究人员从浩瀚的研究论文中把握会计学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问题带来了挑战,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工具。本文将基于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法,借助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对我国会计学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指出我国会计学主流学术领域和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数据采集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以“会计”为检索词,选择年限为2005—2009年,通过篇名(词)和关键词路径检索,选择检索逻辑为“或”,选择文献类型“论文”,获得基于CSSCI数据库(2005—2009年)共计5年我国会计学论文1 477篇,并下载保存作为本文的数据来源。

(二)数据预处理

由于本文的基础工作是对关键词的定量分析,因此要保证关键词数据的有效性。对下载的1 477条数据检查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关键词表述不正确或标引不规范。2.存在同义词或近义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作了以下工作:1.修正表述不规范的关键词,如:将关键词“独之审计”错误形式修正为“独立审计”等。2.合并同义词,如:“会计信息披露”和“信息披露”合并为“信息披露” ;“稳健会计”和“稳健性会计”合并为“稳健会计”等。按上述原则对检得数据进行过滤和清洗,最后保存这些修正的数据作为本文的数据来源。

(三)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选择高频关键词;其次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建立共词矩阵;最后,利用现代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如因子分析、距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分析共词矩阵,展现出我国会计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图谱。

1.词频分析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论文中所占篇幅较少,但却是论文的精髓。往往从关键词部分就可以了解到该文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统计1 477篇论文的所有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并按照出现频次大小排序。通过统计,关键词总计2 573个,总出现频次为5 173次,限于篇幅,仅列出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5次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


2.共词分析

本文在得到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采用共词分析法描述关键词对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便进一步揭示我国会计学的研究热点。首先对确定的38个高频关键词统计他们两两的共现次数,形成一个38*38的原始共词矩阵。为了消除矩阵因关键词频差异的影响,转换成距离相异矩阵(如表2)。

首先,进行聚类分析。将距离相异矩阵(如表2)导入SPSS中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方法中选择离差平方和(Ward),得到聚类结果树状图(如图1)。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其次,进行因子分析。将原始共词矩阵转化为斯皮尔曼相关矩阵(Spearman),在相关矩阵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8个关键词中有8个公因子被提取,它们能够解释全部信息的86.144%,同时通过因子个数碎石图(如图2)帮助确定最佳分类数,即将会计学研究热点分为8类比较合适。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词频统计

由表1看出,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我国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在1 477篇论文的所有关键词里,会计准则出现的频次为167,居第1位,这和我国会计发展所处的阶段是相符的。我国会计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大量借鉴国际会计发展成果,用于制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会计准则,直到2006年,才制定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现代企业会计准则,因而大量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会计准则展开的,从准则出台前的探讨、铺垫到准则出台后的影响和结果分析;关键词会计信息出现的频次为129,居第2位,说明我国会计界更多地把会计当做提供信息的系统机制,大家最为关心的也是会计系统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从排名第3位的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到排名第16位的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都是围绕会计信息这个主题展开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即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都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信息披露适用于上市公司,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而言,信息披露和质量会影响到他们的投资决策;排名第18位的管理会计、排名第23位的财务会计和排名第25位的政府会计反映了不同应用领域的会计研究;而居于前沿的研究课题诸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会计诚信出现的频率较低,发表的文献较少。
综上所述,我国过去围绕会计准则所做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对会计信息的探讨,而诸如扩大会计的计量范围的课题研究较少。

(二)共词知识图谱

通过以上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多维尺度分析,得到了近5年来我国会计学的共词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

在图谱中清楚地显示出2005—2009年CSSCI数据库中会计学论文存在的3个知识群和相应的学术领域,结合上文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有八大研究热点,具体分析如下:

在知识群1中,会计信息失真、上市公司、新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等高频关键词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识群1主要是围绕着新会计准则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实现会计目标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我国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更多的采用了公允价值的核算方法,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产生了影响。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披露,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在这个知识群中有3个研究热点:(1)会计失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财务丑闻案件层出不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会计界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普遍关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以及探讨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关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2)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问题。(3)新会计准则。自2006年新会计准则发布以来,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运用的探讨以及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等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在知识群2中,环境会计、利益相关者、会计国际化等高频词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识群2的中心是会计政策和形式的选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需要不同的会计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为了与国际接轨,需要会计国际化;为了表现公司的环境责任,需要研究环境会计;为了减缓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冲突,需要财务会计信息……因为存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为了较少交易成本,又需要监管层确定会计政策和形式来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这个知识群中,有2个研究热点:(1)会计国际化。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已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趋势是研究的热点。(2)环境会计。也称绿色会计,其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一部分出现的。随着环境的问题日益严重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会计成为我国会计研究的热点。


在知识群3中,管理会计、会计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会计盈余等高频关键词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识群3 的中心是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和会计盈余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会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公司内部治理状况(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知识群中的研究热点有3个:(1)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对成本控制问题是研究的热点。(2)会计盈余。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直接的矛盾一直是现在财务会计理论争论的焦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问题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空间的遏制作用等问题都是研究的热点。(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加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控制是研究的热点。

三、结论

从对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学研究里最常出现的关键词是会计准则,其次是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内容。从共词知识图谱可以看出,会计学论文主要集中在三个知识群,第一个知识群的研究热点都是围绕着新会计准则,第二个知识群是以会计政策和形式的选择为中心,第三个知识群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热点研究。会计准则给予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了信息质量。所以第二个知识群是第一个知识群和第三个知识群的连接和过度。

上述研究大致勾勒出我国会计学论文的研究热点,揭示出知识群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会计学研究里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问题,从信息的披露到信息的形式和质量,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和无穷性,未来仍然可以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其次,会计的研究紧紧围绕会计实践,这从围绕准则的研究可以看出,有理由推测以后的会计研究仍然会遵循这一原则;最后,对前沿的课题诸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所做的研究仍不全面,这意味着未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当然由于CSSCI并未能全面搜集我国会计学的论文,以及与国外会计学论文的研究热点相比,我国会计学的热点是否紧跟前沿,都是今后仍需研究的地方。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