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以及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因素
1.影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因素。影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然同财务管理密切相关。首先,企业内部的文化直接影响着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发挥,能否完全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是内部会计控制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另外,财务人员的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以保证资产真实完整,对外披露真实的信息。其次,COSO风险管理委员会,将风险管理引入内部控制框架,因此,风险管理也融入内部会计控制之中,这直接影响着内部会计控制如何执行。第三,企业治理结构也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密切相关。离开企业治理结构,内部会计控制也就失去了完整性,自然内部会计控制也就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因此,在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时,也要注意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2.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首先,从企业治理方面来看,委托代理机制的存在导致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双方在信息上不对称进而在利益上不一致,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首先作用就是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通过实现二者之间的均衡,进而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整体目标。其次,从整个企业来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可以维护企业财产安全,保护财产以及物资的完整,进而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第三,从外部监管来看,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可以保证国家法律以及法规的有效实施,打击各种经济犯罪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从而保证各个方面顺利实行。
二、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调节和约束的作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效。内部会计控制同公司治理结构是密切联系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企业所有权以及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一种契约,而内部会计控制是整个企业的制约机制,从而帮助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控制,或者是帮助经营者对企业的整个运营活动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1]。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同公司治理结构是密切联系的。但是委托代理关系下,存在各方利益的争夺,从而产生了各方力量的博弈,只有达到博弈平衡,才能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2]。但是整个企业内部是相当复杂的,股东、董事会、经理,每一方都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在各方博弈的情况下,所有者并不能完全监督经营者的行为,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很可能被高层管理人员控制,按照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图进行运作,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在整个企业中权力很大,如果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滥用自身的权力,就导致了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乏力,进而整个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会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虚报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现象也就屡屡发生。因此,企业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达到内部的均衡,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得到有效运行。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本身不完善进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效。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综合管理框架》,将风险管理引入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的同时,也要注重风险管理。目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本身不完善,在企业内部,一般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对于整个市场的认识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的认识还不足,信息渠道不通畅,不能及时计算企业投资的回收期或者即使搜集市场方面的信息,在面对问题时应变能力差,抵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差,进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效。而且企业内部并不能将内部会计控制的整个框架进行合理的划分,一般结构比较混乱,在执行与监督方面没有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特别是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往往受到高层领导人员的操控,并没有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进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效。
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不力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效。随着《企业风险管理综合管理框架》的颁布,很多企业开始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框架,将风险因素引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很多大型企业集团都制定了自身的内部控制框架,或者花巨资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帮助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结构,但是很多企业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结构以后,只是建立了一个完美的结构,并没有得到领导的大力执行,从而导致各种违法违规案件屡屡发生,正是因为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不力导致了内部会计控制失效。
三、新形势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完善对策
1.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保证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执行。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能否有效运行同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存在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内部会计控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内部治理结构涉及所有者以及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只有将各方利益平衡,才能让内部会计控制真正发挥作用 [2]。应该说,企业内部各方存在利益上的博弈,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之间都存在利益上的博弈,存在权利上的制衡,只有达到各方都比较满意的程度,内部会计控制才能有效执行,当然,达到一种平衡是很难实现的,只能尽力去解决这种问题。所有者都会在企业内部设立监事会,对董事会以及经理人员的情况进行监督。因此,首先要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不能让监事会的监督职能长期处于弱化的状况。其次,所有者要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促使高管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改善,在保证高管人员利益的基础上,保证内部会计控制顺利实施。
2.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企业要顺应时代形势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框架,将风险管理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加强风险评估与控制,及时了解整个市场的状况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对于企业的投资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及时计算投资的回收期,以及投资的报酬率,保证企业及时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另外,企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不仅保证企业内部信息渠道通畅,而且企业要充分了解企业外部的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及时做出风险评估以及盈利预测,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要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及时的监督。因为内部监督机构能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监测,在评估的过程中及时修正内部会计控制中不完善的部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持续有效运行,并且保证内部会计控制能够灵活应对企业面对的各种情况,能够及时抵御企业面临的风险,保证企业持续运作以及发展。
3.要加大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力度。企业内部往往花费巨额资金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框架,但是却得不到有力的执行,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浪费。为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得到有力的执行,首先领导者对内部会计控制加强重视及财务人员对于整个制度的重视,此外,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从思想上树立这种意识,要让整个企业意识到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加强对财务、成本以及资金的控制。减少会计造假以及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保证企业长远发展,从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