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依赖于客观环境,并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人们通过主观努力虽能对客观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其力量有限,客观规律不容违背,只有了解环境,与构成环境的相关条件协调运行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存和发展。审计理论和实务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政府的压力和管制、经济发展的促动、法律的完善和法庭的审判实践、社会公众的认识等等。本文就上述方面对审计的影响作一探讨。政府对审计的影响政府承担着保护公众利益、维持社会秩序的责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已经表明,市场经济是发达的,但本身具有盲目性。放任自流将导致市场经济走向混乱,甚至最终毁灭;而绝对的干预是对市场经济的扼杀。因而政府的职责决定了政府对市场经济适度干预的必要性。民间审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政府推行社会控制的一个工具。政府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民间审计产生影响。1.政府对职业界的支持。政府对审计职业的支持是通过对审计准则的支持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政府对审计职业界的支持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但职业界根据社会需求作出的反应性变革,只有为政府认可并产生良好的实践效果才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力,在这点上,各国是相同的。如我国由财政部颁布审计准则;美国尽管由会计职业团体——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颁布审计准则,但其权限却来自于代表国会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授予和认可。而且,就历史来看,SEC还以渐进渗透方式,促进了美国审计准则内容的不断变化。另外,政府还通过制订证券法、颁发证交会规章等来对审计施加直接影响。2.政府对职业界的惩戒。当审计需求变化或者出现审计失职时,职业界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强烈抨击。当冲突演变到一定程度而又无法使冲突双方达成共识时,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政府将对审计进行干预并产生压力。如美国SEC有权惩罚审计人员,取消其对证交会所辖公司进行审计的权利,强制要求参加继续教育或改进实务,以及开展同业互查等。有时,政府通过拟订法律来约束职业界,甚至采取收缴职业界自制管理权相要挟。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职业界或者努力保持其高水准的职业活动以求发展,或者拱手出让其自身的管理权成为被动的政府规则执行者。二、经济对审计的影响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根源于环境的变化,但最根本的环境因素是社会经济活动复杂化所带来的经济结构、产权结构多元化、经济规模扩大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复杂化。正可谓“审计因受托(经济)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和复杂化是审计发展和健全的内部动因。一部世界审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史。1.经济的动乱和发展促进了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对职业责任的不断重新审视。在世界审计历史上,1720年南海公司事件促使了第一位独立的会计师查利斯·斯耐尔的诞生;19世纪英国工商业的急速发展和随后破产事件的不断出现,既大量增加了对会计师的需求,同时也造就了一批鱼目混珠者,对职业界的声誉产生影响,产生了建立全国性会计职业组织的需求;1929年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有人将其原因归为松散的会计实务,从而导致了要求强制审计的热烈讨论;1948年罗宾斯药材公司舞弊案件,又促成了对审计准则的更改,要求审计人员关注存货盘点和应收账款函证;而本世纪6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公司舞弊和非法行为,导致了职业界的信誉危机,迫使职业界扩大审计目标,关注审计风险领域;新世纪伊始的会计系列舞弊案更将世界五大国际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推进了崩溃的深渊,并引发了职业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2.对审计的重视,保障和促进了经济的顺利发展。这就说明,经济越发展,市场越发达,审计越重要。审计体制和地位的确立,又反过来促进与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1987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庆贺AICPA百岁寿辰的贺信中指出:“独立的审计人员为企业和政府机关的会计报表提供可信性。没有这种可信性,债权人和投资者就几乎无法作出给我们的经济带来稳定性和活力的决策。没有你们,我们的资本市场就将土崩瓦解。”三、法律对审计的影响法律是造就的,而不是生成的,其目的在于适应一定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需要。法律的强制力是审计发展和健全的外部动因。它对职业界的影响是普遍的、深远的。1.法律能够强化和巩固审计的地位,使审计获取权威。在法制社会里,法律是使一切人的行为合法和有权威的唯一源泉。法律的控制和力量能够强化和巩固民间审计的地位,只有经过法律认可的审计准则才能取得公认性和权威性。从英国公司法对审计行为的管制、各国对审计的法定要求和司法判例的背景可窥一斑。本世纪初,美国审计在走上具有本国特色的独立发展道路后,不存在对公司审计的统一法律规定,这实际上反映了美国资本市场运作的不成熟,为日后的市场崩溃留下了隐患。但是,法律在赋予职业界在国家财务体系中以重要作用和享有特权地位的同时,也对职业界应承担的责任作出了规定。所以,职业界的责任和地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2.法律在本质上是对审计职业内在不足的增强。立法和执法过程是对审计准则的确定和审视过程“。立法过程把已经证明是最佳的或切合实际的专业行为或惯例,通过法律条款或以法律认可方式固定下来,同时也就规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不能随意降低的合法水平下限和约束条件”;而执法的过程,实际上是法律界和公众重新审视相关的法律或其它规定,重新表达对这些规定的认同感的方式,其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进一步支持有关的规定,但也可能部分或完全改变规定原来的含义“。由外行组成的法官和陪审团不仅看到了审计人员检查账簿的方法的缺陷,并且还承担了制订审计标准的领导任务,他们甚至一直在解释会计标准并对其合法性作出裁决。”3.法律诉讼在一定限度内对审计产生着积极重大影响。法律对审计的影响在法律诉讼中表现的极为明显。当职业界一再援引“我们的审计遵循了审计准则的要求”来摆脱法律责任时,人们就会对既有审计准则的权威性和合理性产生疑问。此时,律师和法官将按照公共利益的要求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理性的评判,将可接受的部分纳入法律既定的框架,而将未予达到的要求判定为审计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