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2025年高会考试辅导 > 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发生与转回
  [例1]甲企业于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60万元取得乙公司20%的股份。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股权投资,乙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00万元,乙公司于2008年5月16日宣告分派2007年的现金股利100万元,税法上规定双方税率如果相同,该投资收益不计入纳税所得;如果税率不同(即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取得投资收益当年不计入纳税所得,实际分得现金股利当年要计算交纳所得税,甲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乙企业的所得税率为0。
  会计处理如下:
  (一)2007年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有差异,联营企业与合营企业实现了净利润与分派现金股利)
  1.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
  贷:银行存款60
  2.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100×20%)
  贷:投资收益20
  3.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4.利润总额=20(万元)
  5.应纳税所得额=20-20=0(万元)
  6.应交所得税=0×25%=0(万元)
  7.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发生额=20×25%=5(万元)
  8.所得税费用=0+5=5(万元)
  9.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
  应补交所得税=来源于被毅然决然企业的利润或股利/1-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率×双方税率差
  =20/1-0%×(25%-0%)
  =5(万元)
  (二)2008年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借:银行存款2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100×20%)
  2.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利润总额=0(万元)
  4.应纳税所得额=0+20=20(万元)
  5.应交所得税=20×25%=5(万元)
  6.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发生额=20×25%=5(万元)  7.所得税费用=5-5=0
  8.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负债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会计上2007年计入利润总额,确认了所得税费用,而税法上在2008年计入纳税所得交了所得税,会计计入利润总额与税法计入纳税所得不在同一会计年度,但从两年的角度来讲,双方却没有差异,因为此差异是暂时的。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发生与转回(联营企业与合营企业产生的亏损)
  [例2]甲企业于2006年1月1日对乙企业进行股权投资100万元,持股比例为40%,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乙企业当年发生净亏损30万元,2007年又实现了净利润30万元,甲、乙企业所得税率均为25%。
  会计处理如下:
  (一)2006年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00
  贷:银行存款100
  2.借:投资收益12(30×4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
  3.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利润总额=-12(万元)
  5.应纳税所得额=-12+12=0(万元)
  6.应交所得税=0×25%=0
  7.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12×25%=3(万元)
  8.所得税费用=0-3=-3(万元)<0(在贷方)
  9.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
  贷:所得税费用3
  (二)2007年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
  贷:投资收益12
  2.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利润总额=12(万元)
  4.应纳税所得额=12-12=0
  5.应交所得税=0×25%=0
  6.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发生额=12×25%=3(万元)
  7.所得税费用=0+3=3(万元)>0(在借方)
  8.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3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