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改革,实行收入“一个笼子”。为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有效避免非税收入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启动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取消了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31项部门擅自设立的收费项目;规范了404项、取消44项、下放117项、转变56项行政许可,要求各执收单位定期向社会公布征收非税收入项目、对象、范围、标准和依据。取消各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银行过渡账户,将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避免各单位违规坐支、挪用、私分非税收入和隐匿、转移、滞留、截留非税收入设立“小金库”。
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一个盘子”。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严格定编、定员管理,加强滚动项目库建设预算听证制度,逐步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部门预算分配制度。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严格执行“二上二下”程序,强化定员定额管理,优化公用经费支出结构,明确资金审批的资格权限、运作程序和管理制度,从预算分配环节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和流量,有效避免了各单位虚报预算设立“小金库”。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坚持支出“一个口子”。为深入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省财政厅印发了《贵州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对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规范支出拨付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
目前,全省所有一级和二级预算单位、9个市(州、地)本级的1375个预算单位和81个县的4687个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将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预算拨付及收款人账户管理等纳入财政全过程控制范围,有效防止了支出过程中各单位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
加强银行账户清理整顿,做到管理“一个柜子”。通过清理整顿,全省撤并了269个银行账户、撤并1290个银行专户,严格账户审批备案和监督检查,较好地解决了“小金库”资金有地存、随意花的问题。
完善信息化防控系统,预防出现“违规口子”。建立了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连接财政、税务、国库、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实现了财政收入缴库退库、资金支付、资金清算、会计核算、信息反馈等业务的科学管理。一是利用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实现对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全程动态监控;二是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三是启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效防止违规违纪购建、使用、处置国有资产,提高资产管理、使用效率,极大地堵塞了预算单位资金和资产流向“小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