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姚海峰
随着电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电信企业的应收账款逐年递增。造成电信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意识淡薄。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发展用户,努力增加收入,完成业务指标,只注重业务的发展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忽视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对用户欠费的局面不加以控制,使得坏账损失攀升,经营风险加大。
2. 缺乏管理制度。上级对地市电信企业的经营绩效考核主要侧重收入、收支差额和用户发展三方面,用户欠费情况也在考核范围之内,但比例很小。在当年收支差额完成情况比较理想的情况下,是否清缴欠费、减少坏账变得无关紧要。企业也不对自身有关部门(如计费、市场、财务)提出管理要求,从上至下皆无从用户欠费控制、欠费追缴到坏账核销完整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更谈不上具体的操作规范。
3. 市场业务管理不够严格。目前电信企业移动电话业务网点较多,绝大部分的SIM卡由代销商售出。代销商为了促进销售,对用户认证把关不严,致使不法者利用假身份证或他人身份证入网,造成恶意欠费又无法找到真实用户,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4. 计费系统不够完善。电信企业对所有欠费的用户一律停机、催缴,没有建立用户信用档案,提供个性化服务,欠费情况难以准确分析。各地市计费系统的不统一也使漫游的监控不力,漫游信息传递不及时,漫游用户的欠费得不到有效控制。
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影响到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和企业效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不良影响。如何管理和清理应收账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方法:
1.加大清缴力度,采取多种方式追缴。采用假身份证入网只是少部分用户,大部分用户还是能找到真实身份和地址的,并且在欠费用户中,属于恶意欠费的用户还是少数。因此,除组织直销人员上门追缴外,还可以采用邮寄通知催缴的方式;对一些屡催不缴,恶意欠费的用户可以采取行政手段,甚至通过法律途径,如公安机关上门追缴,通过报纸等媒体进行曝光,并发表律师声明等。
2. 规范业务管理,加大代办点考核。加强入网业务公单检查,对有不按规范入网的代办点进行处罚,屡教不改的取消代理资格;还可以将代办酬金与欠费挂钩,一出现入网用户欠费时,所欠费用由代销商负责催缴或承担部分欠费额,将欠费与代理商的佣金结合,利益挂钩,促使代理商规范业务发展,帮助欠费追缴。
3.改进应收账款管理,加强欠费控制。制订应收账款管理办法,明确应收账款的控制办法、管理流程和销账审批制度,规范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不同金额、不同欠费性质用户采取不同方法。对一般欠费者,及时地进行用户回访服务,听取用户的意见,介绍公司的技术特点,消除一些误会,不但可追缴欠费,还可以挽回流失的用户。对恶意欠费者实行“黑名单”管理,将欠费者资料输入电脑备案,如重新入网必须缴清原有欠费。加强对欠费的账龄分析,欠费三个月以上用户将被消号,即确定为坏账。
4. 加大对现金流量的考核,严格坏账的预算管理。上级部门要重视对电信企业现金流的考核,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扣除欠费部分,也要考核当年追缴欠费完成情况,促使电信企业加大欠费追缴力度。财务预算管理应严格,不可只追求完成利润指标,任意加大成本开支;财务预算编制要认真细致,不得随意突破预算额度。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内部管理是关键,技术措施是重要手段,行政措施是事后控制的保证。(作者单位:台州联通计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