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 预算绩效管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预算绩效管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随着“家底”的日益殷实,如何用好庞大的财政资金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而预算绩效管理将成为开启解决之门的“钥匙”。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主体。它注重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强调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责任,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实质上,它可以看作是以绩效指标和事业成本为核心,以绩效目标、绩效拨款和绩效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政府理财模式,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现象。
   在7月26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提出几个现实的问题,比如近年来,随着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财政收支规模日益扩大,财政服务的对象和层级明显增加,由过去主要面向部门和企业,扩展到面向全社会、面向千家万户,由主要涉及经济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因此,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各地财政厅(局)长在会上也表达了面临的困扰,如因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以及CPI涨幅回落等因素,财政收入、税收增长与同期相比皆出现回落,与经济密切相关的主体税收回落较大。在收入结构中,如果税收收入占比下降,那么 可用财力增长将存在困难,并将导致全年预算执行面临很大压力。
   摆在眼前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其需要的地方,并产生应有的效果。
   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了各级财政部门一直思索的问题。
   其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改革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而如何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新的方向。
   在座谈会上,谢旭人分析当前经 济财政形势,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研究部署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其中要求将绩效观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各地一直在积极探索中前行,一些省、市、自治区的预算绩效管理产生了很明显的效果,他们在此次会议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将变为下一步改革的思路,也可能成为以后前进的方向。预算绩效管理正在进行,也将持续推进。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