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发展战略的早日实现。
一、实施成本控制的相关原则
(一)全面介入的原则
全面介入原则是指成本控制要实现全部、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全部是指对产品生产所涉及的全部费用都要加以控制,不仅要加强对变动费用的控制,也要对固定费用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成本费用。全员控制是要发动单位所有人员如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真正了解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成本意识,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形成“人人熟知成本管理,个个参加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全过程控制,是指对原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过程进行控制,切实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并将控制的成果在有关报表上加以反映,以及时发现缺点和问题,并想方设法加以改进,使成本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例外管理的原则
所谓例外管理原则是指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以防止成本费用的反弹。因为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如预算编制规范合理,实际发生的费用往往与预算存在一定的出入,但如发生的差异不大,在允许的范围内,也就没有必要一一查明其原因,而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三)经济效益的原则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但追求经济效益不能单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即以较少的消耗和投入,取得更多的成果和产出,从而为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相对比较广泛,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着自己不同的控制重点。控制内容一般可以从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分类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一)按部品成本形成过程划分
1、产品投产前的控制
这部分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材料定额与劳动定额水平等。这部分成本的影响最大,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
该阶段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因此应重点关注。这属于事前控制,决定了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的发生情况生,它基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水平。
2、制造过程中的控制
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绝大部分的成本在这阶段形成,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大部分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和这阶段的控制活动紧密相关,它主要属于事中控制方式。由于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难做到及时,会给事中控制带来很多困难。因此要不断优化流程,加大控制力度,切实降低成本费用!
3、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包括产品包装、厂外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目前部分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很容易不顾实际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发生大量的销售费用,因此采取合理的销售措施。
(二)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划分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中原材料费用往往占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因此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影响原的因素有采购成本、库存仓储费用、生产消耗、回收利用等,控制活动要着重从采购、库存管理和消耗三个环节着手。
2、工资费用控制
人员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控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对于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控制工资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与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关,单位应健全考勤记录,采取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3、制造费用控制
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其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辅助生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虽然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浪费现象十分普遍,需要引起重视。
4、管理费控制
企业管理费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也非常多,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加强管理费用控制,既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倡导节约,减少浪费现象的需要。
三、当前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企业成本核算水平的高低。企业成本核算人员业务不够,很难找到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准确、及时地把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中去,造成企业成本核算结果的不实,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扭曲,使企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根据成本信息进行各种决策。
(二)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中不重视对成本的预测和决策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力求在生产过程中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但忽视了材料供应、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发生的流通性费用节约。这种重视生产性费用节约、忽视流通性费用节约的成本管理方法将无法有效地控制成本。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应依据市场形势和信息进行科学地预测、分析和决策,成本管理要着眼于优化企业价值链,充分利用成本会计提供的企业经营信息进行经营预测和经营决策。目前我国企业重账面而忽略存货管理,重事后账算而缺乏内部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忽略成本管理的事前预测和决策,这样的成本管理控制只能是粗线条的,根本做不到精细化控制和管理,因此这样的控制体系是片面、不完整的,成本管理流于形式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