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财会2001.11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张荣久
一、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会计工作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一,会计工作从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
随着企业生产的知识化,企业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以及管理的不断变化,会计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会计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一方面,会计知识更新和变化越来越快,对会计人员在适应性、灵活性、知识更新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才能适应和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会计核算领域和空间拓展越来越广阔,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越全面,会计工作不再单纯是记账、算账、报账,它更是一个经营管理手段,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在资本运作、成本控制管理、投资决策等企业管理方面出谋划策,使企业最大限度保持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会计创新,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最大挑战。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对会计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挑战。会计主体假设从理论上限定了会计系统的空间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突破了地域空间对经济交往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导致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限不再那样清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加强,出现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虚拟公司的出现,更突破了以往的地域空间概念。因此,应对会计主体假设进行再认识,并予以发展。(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日益加大,企业随时都有被并购、清算、终止的可能,会计主体的多变性将更加显现,使得人们更加难以辨别一个主体是否能持续经营,这就失去了支持它的基础,持续经营假设将面临严重的挑战。(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充分、及时利用成为决策制胜的关键。现行的会计分期假设,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会计信息及时作出决策的需要。(4)对资产概念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知识资源。知识资源是由人力资源和知识两部分组成。把人力资源和知识纳入企业资产的范围,它意味着传统的资产概念将被赋予新的含义,资产范围将会扩展。所有这些表现,意味着会计创新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将会计人员的“智慧创新”这种高智力劳动转化为独立的策略、构思,从而形成各种具有开拓性的设计发明创造和组织管理模式是知识经济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挑战。
第三,会计“职业判断”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普遍要求。近年以来,在会计工作中出现了“职业判断”这个词,这个词在过去是少见的,而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将会越来越多地在会计工作中使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会计人员不再单纯是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解释者的角色,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做好“职业判断”。
第四,产业的知识化,企业的不断创新,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必然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极大风险,对风险的控制与计量也会成为会计人员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对风险的控制必然会加大会计账项处理的难度,使得会计账项处理变得更复杂、更困难。
二、只有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出具有很好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综合素质、具有风险与创新意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管理型复合会计人才,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所谓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以拓展和培养其创造、创新能力,提高职业判断和综合专业技术水平,完善其知识结构。在知识经济社会,会计工作作用的发挥,是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为保障的。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归根到底,是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抓紧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为搞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良好的社会氛围是顺利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基础。会计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也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开展此项工作时,要密切与人事主管部门合作,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同会计人员的职称评定、技术资格考试和上岗证相结合,通过正式行文加以严格规范,并大力宣传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意义,提高全社会的共识求得认同,借以取得各级领导特别是会计人员主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使会计人员真正理解继续教育的意义,激发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整章建制、依法管理,是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目前,各基层财政主管部门,应加强这方面调查研究,尽快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当地实情并与国家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相一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作为系统工程,进行统筹规划,将会计人员的培训、考核、使用等诸多环节紧密地结合,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完善继续教育的内容,改进继续教育的方式。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将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重点放在会计人员急需的知识更新、技能补充、思维变革、观念转化、知识结构调整等方面。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手段不断改进继续教育的方式,使之多样化,但要特别强化实行定期脱产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保证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流于形式,取得真正的效果。
第四,加大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活动是知识生产的最活跃因素,教育的支撑力度越大,知识的增量和经济的效益越大。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看,教育决不仅仅是消费,而恰恰是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第五,要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上破除“教育灌输论”,树立“教育创新”的思想。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追求新知识,重视知识的增量,因此它更加注重劳动者的综合创造能力。反映在教育上,就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而必须把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创造性和提高其素质放在首位。
总之,面向知识经济社会的新世纪,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哈尔滨铁路局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