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及对策浅析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及对策浅析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会计核算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目前,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也已在我省逐步推开,各项具体制度和方式方法正在不断完善。现结合我市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
 一、我市目前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运作的基本模式
  近几年来,财政、教育部门在收支管理上,取消了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户,实行集中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对各种预算外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资也采用银行统发。所有这些,为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奠定了基础。
  我市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不改变单位内部理财机制、资金支配权和财务管理职能下,取消单位现有的银行账户,由核算中心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集中办理资金支付结算、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一年后返还原单位)。
  当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遵循“三个不变”的原则:一是预算管理体制不变,年度经费预算仍由各单位编报;二是单位的理财机制不变,即资金的使用权和审批权仍在各单位;三是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即单位的各项收支仍由单位审批并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变化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部门分散核算为集中核算;二是所有的经费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
  二、实行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核算中心调配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的专职会计人员,并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统一性。便于及时向各单位和有关部门及领导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2、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单位财务收支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独立性是确保会计人员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条件。我市教育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编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转到会计核算中心教育分中心,由其统一管理,不再享受单位任何工资、津贴、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从而改变了原来会计人员以单位管理为主的体制,保证了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独立。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控制甚至打击报复的可能性,消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敢于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割断了会计人员与单位的经济利益联系,使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不受单位经济状况的影响,降低了会计人员成为“内部人”的可能,增强了会计人员进行监督的自觉意愿,使会计人员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单位所有收支都通过核算中心一个帐户进出,进行会计统一核算,核算中心有权对各单位的收支事项和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审查,对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收支和凭证可以要求有关单位纠正或补办手续,资金的使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控,从而将有效地阻止单位财务收支中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杜绝不合理的支出。
  3、有利于沉淀资金的合理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所有单位的资金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帐户,有利于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防止资金沉淀在一些单位而使用效率不高。同时也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资金管理分散,各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4、有利于加强业务交流,提高教育系统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各单位原有会计人员仍然需要。这是因为单位预决算管理体制不变,年度经费预决算仍由各单位编报,固定资产管理仍由单位自己管理为主,教师工资增减变化仍由原单位调整,一些原始单据的初步审核、整理、归类仍需单位会计人员完成等等。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会计人员到核算中心结报的次数多了,同中心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多了,有利于互相探讨,提高我市教育系统财会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三、当前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财产管理、理财机制、年度预算收支计划的编报等都没有改变,但是会计核算职能和资金的管理权移至核算中心,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约束了单位的支出行为。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心运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协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实行集中核算,虽然单位对资金支配权不变,各财务审批事项由单位负责人负最终责任,但是资金支付权移至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就应该对资金支出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否则,核算中心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然而现行统一的财务制度的开支标准与具体繁杂的实际支出有较大差距,给会计人员的具体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一方面,要求统一的财务开支制度完全适应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还难以做到,而如果对超出标准的开支一律不予报销,则有可能影响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对超出规定的开支只要单位审核后就一律报销,这不仅违背了财务制度,放弃了会计监督,而且还可能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最终也不利于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这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实行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移至核算中心,但是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进行管理。这种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势必使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如果不加以解决,又将造成新的腐败之源。


  3、银行结算体系与核算中心的模式还不完全配套。我市纳入教育系统集中核算的单位面广量多,有的单位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往往一星期结报一次,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使用资金,虽说可以到核算中心办理借款,但由于银行结算体系的原因,划入单位备用金帐户的资金到达时间往往过长,影响单位资金使用效益。还有各单位的“教师医疗保险费”等银行托收问题,本来可以到中心托收,由于银行只开设中心一个帐户,无法查询各单位银行存款余额,而单位存款余额又有可能不足,所以只好到单位备用金帐户托收,单位再到核算中心结报,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4、筹措经费收入与票据开具不同步,增加单位资金筹措难度。目前,除了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可以及时开具发票外,大部分单位的赞助收入都必须到核算中心集中开票,严重影响了单位的资金到帐速度,有的赞助收入甚至时过境迁,错失良机,给单位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5、面对面结报等候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目前,核算中心根据单位规模大小,业务量多少,距离远近核定各单位备用金多少,距离远的单位一般一星期结报一次,到时往往原始票据多而杂,中心前台结报任务集中而繁重,从而导致单位结报人员等候时间过长,工作效率不高。这也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对完善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想法和建议
  1、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目前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日常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然而,如果将会计核算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帐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着重会计信息的反馈和控制。必须加强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而不能到支付完了事后才来明确。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在收到单位结报凭证后应确定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如何支付(即是直接由中心汇给收款单位,还是划入单位备用金帐户后由单位自己支付。),然后才可以通知银行付款。会计核算中心的发展,必须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
  2、开通领导查询系统和远程报帐系统。会计核算中心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必须立足于电算化和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日常工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单位会计人员往返结报的工作量,也为了单位及时查询本单位财务情况,同时也为了减少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开通领导查帐系统和远程报帐系统势在必行。现在中心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量化在凭证的整理和摘要的输入,实现远程报帐后工作人员只需化审核和修改的时间,从而大大地减少工作量。对单位而言,报销和凭证的输入工作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分散进行,到中心报帐时可以减少报帐等候时间,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单位工作的特点和需求设置一些明细科目,有利于对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单位、前台、后台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开通领导查询系统,可以使单位及时了解财务收支情况等,增进核算中心与单位之间的会计信息交流。当然,对一些业务基础较差,一时难以适应远程报帐的单位会计人员也可直接到中心来报帐,保留直接报帐制和远程报帐制两种形式,可充分保证应用的灵活性。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行为,制度是重要保证。要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财会管理制度。建立财会岗位职责制度和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建立单位内部牵制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会机构内部要做到钱帐分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建立收支审批和稽核制度,明确审批和稽核的权限、程序、责任。建立计量验收与财产清查制度,明确校舍财产物资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责任。防止出现管理漏洞。


  4、积极与财政、银行等有关单位协调,保证核算工作顺利、有序、高效运作。核算中心应争取上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 争取票据领用、结报落实到各单位。银行结算运作要讲究效率,提高资金到帐速度,同时可在核算中心一个总帐户下考虑开设以序号代表各单位的若干分帐户,以便于其他单位直接到核算中心办理各单位的托收事项。
  总之,会计集中核算在给教育系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教育系统财会工作的发展和深化带来机遇。对待集中核算这一新生事物,我们既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盲目乐观,应实事求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促使其健康发展。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教育系统会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努力为会计制度改革作出贡献。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