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行政预算管理论文 > 浅析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对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问题 分析 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的机制,被国内外众多企业所运用。企业管理纷繁复杂,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有效的工具来实施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战略、绩效、计划、财务等各个管理领域,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量化程度高,它将企业战略同日常经营有效结合,在企业整体运作及控制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体的管控方法之一,是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和必经之路。但是,如此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状况却不够理想。有专项调查显示,认为企业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占100%,有63%的企业已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但成功的企业不到10%,基本成功的企业不到40%。现实状况如此不容乐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粗浅的分析:
1、领导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预算缺乏坚强的后盾
众所周知,领导的风格,决定企业的文化,全面预算管理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最高领导对待预算管理的态度,是决定预算成败的先决条件。企业的最高领导,首先要全面理解预算管理的内涵,要有把预算管理贯彻执行到底的决心,并要直接介入到授权、审批等具体环节,在整个落实过程中都要给予坚决的支持。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也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对全面预算予以认同和协作,充分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预算管理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不会为了预算而预算。有很多企业编制预算,是在下半年才编制本年度的预算,据说是因为编制太早不准确。这就是为了预算而预算,是预算流于形式的具体表现。
2、 全面预算未与企业的战略愿景紧密结合
  战略是企业长远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而全面预算管理又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工具,预算只有与战略相结合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就会使企业的目标规划和资源配置偏离航线,战略也只有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才能有基础、有依托,否则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无本之木。通过实施全面预算,可以使企业的长期战略和年度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目标和各级单位的具体行动相结合,从而实现“化战略为行动”。相信注重企业发展的单位都要有未来3-5年的规划,首先应该将第1年的战略目标细化为具体目标并分解至各业务单位,形成可量化、可执行的考核指标。各业务单位根据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制定行动方案和措施。然后根据行动方案和措施编制具体预算。企业对预算执行情况按月进行检查,通过对预算数和实际数进行差异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加以改进,必要时可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
 3、缺乏健全的组织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要求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要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实施过程中有大量的组织、指挥、协调、沟通等工作需要做,这就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体系来保障预算管理各环节能够有效畅通运行,所以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实施。很多企业的全面预算都交由财务部门来做,做不好都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这样就有些勉为其难了。最好是成立预算管理领导组或类似机构,由预算管理领导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同时明确预算管理领导组、财务部门和企业内部预算责任单位三个层面的职责和权限,并按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共同参与预算管理。预算管理领导组组长由公司“一把手”担任,副组长由公司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书记担任,成员包括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组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由财务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预算管理办公室在预算管理领导组的领导下负责预算管理日常工作。预算管理办公室要有专职预算员,各职能部门要配备兼职预算员,一定要有专人来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4、流程设计不合理,编制方法不科学
  因为全面预算必须要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否则企业的预算就会有所遗漏,所以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流程,使信息能够传输流畅,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控制,执行起来简便易行。流程设计不好,结果就是预算失控,数据失真。
编制方法单一,落后,也是预算不成功的原因之一。预算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方法,必要时可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预算方法。同时,编制主体一定要明确,要按照“谁干事、谁花钱、谁编预算”的原则来编制,这样才能把预算编制落到实处,也有利于日后的控制和考核。
   5、考核奖罚制度制定不合理,使预算难以执行
很多企业抱怨预算难执行,这当然与预算编制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有关,但针对预算是否有奖罚制度,奖罚制度制定是否与预算紧密结合,也是预算成败的关键环节。预算考核的结果只有与奖罚挂钩,才能使责任单位的经济利益与考核结果紧密结合,才能使责任单位产生预算执行与控制的动力和压力。预算考核办法,只有制定得合理,奖罚得公平,才能让责任人心服口服,才能对推动预算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制定了预算考核办法,就要严格执行,考核不严格,相当于“执法不严”,这也是预算不被重视的根本原因,最终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行同虚设。
6、管理工具落后,使预算工作难度加大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件非常具体而又细化、量化的工作,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业务预算又包括生产、采购、销售、产销存预算等。资本预算涉及固定资产投资、权益性资本投资和筹资等。财务预算更是在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的基础上,需要编制大量的表格,之后还要与实际数据相比较,列出差异,分析原因,必要时还要进行预算调整。这些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具体而又繁琐,而且是一项长期工程,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仅靠几张电子表格,很难满足企业对预算管理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的要求,不能为企业经营分析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预算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所以企业要选择先进的预算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实施时应做好与财务帐套,采购、销售、库存、工资等其他信息系统的接口,杜绝同一信息用户要从不同的系统重复录入,确保信息与资源的集成与共享,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信息加工的有效性,同时实现预算的事前控制、实时监控。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以上只是对它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具体到每一个环节,还有许多细节需要研究,也有许多技巧需要掌握,需要企业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