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 基于资产质量分析角度的财务报表分析

基于资产质量分析角度的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评价和分析,得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从资产质量的角度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达到改进及丰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和优化投资决策的目的。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资产质量评价 投资决策


财务报表分析较为常用的方法是财务比率分析法,一般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资产管理指标、盈利能力指标、企业发展能力指标四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包括若干个财务指标。现有的财务报告分析多为运用这些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仅依靠企业的财务比率指标来分析、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已显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造成经济损失。
一、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法的局限性
(一)片面性。现阶段,我国会计计量方法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法。然而,社会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该法容易导致低估会计报告中的资产金额而不能代表其变现价值,且不能反映外部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的调整。因此,利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各项指标已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不符。
(二)滞后性。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评价企业当期的经营效果以及对企业未来的会计状况和经营效果进行预测。现阶段广泛使用的各项财务比率均使用历史数据进行计算,建立在历史数据基础上的财务指标仅能反映以前年度的绩效。由此得出的比率缺乏预测性和发展性,使指标分析仅能满足评价企业当期经营成果的目的,而无法满足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能力和经营效果进行预测这一目的。
(三)易粉饰性。财务比率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大部分指标为时点指标,例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权益乘数等,此类指标较容易被修正。即使针对一些时期指标,企业会计人员也可按财务指标的要求进行主观修改,使得会计指标的计算结果无法反映实际情况,为报表使用者带来错误的信息。
二、资产质量评估会计报表法
资产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或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的潜在可能。运用资产质量分析法评估财务报表,表现为分析资产的账面价值量与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资产质量的评估,可对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实现更为全面地认识企业财务状况、更加准确地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目的。
(一)资产质量评估法的可行性分析。首先,资产质量指标关注企业未来的利润走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克服了财务比率分析的滞后性缺陷。其次,在资产质量评估过程中,对企业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评估法,克服了财务指标的片面性缺陷。再次,资产质量评估的范围涉及企业大部分资产,一般企业不能在短时间内对该部分资产进行粉饰,因此基本上可克服财务指标的易粉饰性缺陷。综上所述,资产质量分析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会计指标法的缺陷,能够比较精确地诠释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也是比率分析法的重要补充。
(二)资产质量评估法的操作步骤。可按企业资产的质量将其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企业的货币资金。二是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指资产的账面价值量较高,而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较低。该类资产主要包括短期债权、部分短期投资、部分存货、部分长期投资、部分固定资产等。三是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指资产的账面价值量较低,而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较高。主要包括大部分存货、部分对外投资、部分固定资产以及账面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等。由于在大多数资产项目中,同时存在着上述三类质量状况的资产,因此,在报表分析过程中,仍然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基本顺序进行分析。在对每一种资产的质量进行逐一分析后,便可得出企业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评价,再结合与该报表有关的财务比率进行分析,还可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三、企业资产质量的逐项分析
(一)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质量是指企业对货币资金的运用能力以及货币资金的构成质量。对货币资金质量进行分析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异常存款量。异常存款指被冻结的存款或存放在国外银行汇出受到严格限制的存款等。异常存款的存在表明货币资金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限制,使货币资金的质量下降。笔者认为可设置异常存款比重对货币资金质量进行评价,该指标以异常存款额为分子,以全部货币资金为分母,指标越高说明货币资金的质量越差。
2.分析企业日常货币资金的规模。现金属于盈利能力最差、流动性最佳的一种资产。过低的货币资金持有量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制约企业发展;但是过高的货币资金保有量则在浪费投资机会的同时,还将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从资产质量的角度来看,应将现金的最佳持有量与企业所处行业和企业自身的业绩联系起来,对于盈利性较强、应收账款较少的企业,即使其现金持有量较少、现金比率较低也并不代表其现金质量差,反之亦然。
(二)短期债权。短期债权的质量指债权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能力。对短期债权的质量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短期债券的坏账准备金进行分析。坏账准备是由于债权的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而做出的稳健性处理。一般地,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债权再次发生坏账甚至全部不能收回的概率比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债权更大。而出于调节利润或粉饰报表等因素,许多企业往往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使坏账准备率难以准确地衡量短期债权的质量。在一般企业中,其前20%债务人企业的债务约占债权人所有债权的70%。笔者认为,应分析前20%债务人企业短期债权发生坏账的概率以衡量短期债权的质量。以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前20%债务人企业的数量作为分子,以前20%债权的债务人企业数为分母。该指标值越大,短期债权质量越差。
2.对短期债权的账龄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尚未超过信用期或已超过信用期但拖欠期较短的债权出现坏账的可能性比已超过信用期较长时间的债权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更小。因此,企业短期债权的加权平均账龄越长,其资产的质量越差。
3.对债务人的构成进行分析。可从债务人的区域、所有制、债务人是否关联,以及债务人是否稳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且发展相对稳定的债务企业,对其债权的可回收性把握相对较大,其债权质量也相对较高。对于关联方债权占主体的企业,债权企业债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关联方债务企业的偿债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偿还心态以及还债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债权的质量也有所不同。
(三)存货。存货的质量主要通过将其出售所获得的利润进行衡量。对存货质量进行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分析。存货跌价准备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对差额部分做出的稳健性处理。当尚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企业销售存货的售价应高于其成本,此时存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大于成本,通过出售该存货,企业将获得一定的利润。当企业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的成本。出售该存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小于存货的成本,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利润,该资产的质量较差。从未来盈利能力的角度,笔者认为可对存货跌价准备发生率进行分析,以发生跌价准备的前10%存货种类作为分子,以前10%存货种类作为分母,指标越大说明存货的质量越差。
2.对存货的时效状况进行分析。与时效性相关的存货指被利用价值和变现价值与时间的联系较强的存货。例如与保质期联系较为紧密的存货食品和与技术相连较为紧密的存货IT产品等。此类存货越靠近生产日期,其质量越好,反之亦然。
(四)长期投资。长期投资的质量指长期投资获得盈利的能力。对长期投资的质量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长期股权收益率进行分析。若长期股权投资能为企业带来较多收益,则说明该资产的质量较好。笔者认为可设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率指标,该指标越大,说明长期股权投资的质量越好。
2.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被投资企业进行分析。长期投资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获取利润,更多的是为进行战略投资。因此必须结合投资目的,对受资企业的产业前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等进行分析。若投资朝阳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则其长期股权投资质量较好,反之亦然。
(五)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质量分析指对固定资产被特定企业利用的状况和预计能在未来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能力进行分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分析。当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该固定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均低于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即该固定资产所生产的产品,其售价低于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中的成本。未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所生产的产品出售时,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大于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中的成本,出售该产品预期能为企业带来未来利润的流入。而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其所生产的产品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利润流入,资产质量较差。笔者认为,应设计固定资产减值率,以已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数量为分子,以全部固定资产数量为分母,该指标越大,说明固定资产的质量越差。
2.对设备折旧额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越久,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便越低,质量也越差。因此,可设计折旧率指标,以所有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为分子,以所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分母,指标越大,说明固定资产质量越差。
(六)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质量分析是对无形资产被特定企业利用的状况和预计能在未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进行分析,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无形资产的投资额进行分析。企业对无形资产研发的高投资,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一般来讲,此类企业的发展前景相对较高。因此,在无形资产质量分析中,可设置无形资产研发投入额以衡量无形资产的质量。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分析研发支出中资本化、费用化的金额和本年外购无形资产的投资额,若该金额较高,则说明企业无形资产的质量较高。
2.对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分析。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质量较差。可设计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率,以已发生减值的无形资产作为分子,以全部无形资产作为分母,该指标值越大,说明无形资产的质量越差。
(七)长期待摊费用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长期待摊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可归类为资产中的费用化科目,几乎没有交换和变现的价值。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在企业资产的总价值构成中,长期待摊费用与其他长期资产不应占过大比重,否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占资产的比率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差。
(八)表外资产。表外资产是指因会计处理或计量的限制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为企业的未来做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已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正在使用,但已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未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资产;人力资源。然而,目前财务会计中仍未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仅能借助非货币因素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行了解和分析。表外资产越多说明其能为企业带来的利润越多,企业资产的质量也越高。X


参考文献:
1.刘运国,邓颖瑜.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新规定的效应研究[J].会计之友,2009,(1).
2.徐泓,姚岳.中小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财务与会计,2007,(1).
3.张新民.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