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相关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成本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成本会计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本文基于成本会计课程改革视角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探索,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运用中必须把握的主要步骤,并针对当前案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成本会计 实施步骤 改进措施
一、案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中的运用现状
案例教学法是解决成本会计课程改革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把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来处理,模拟成供学生思考和判断的案例,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目前,案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的运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概括如下三点:
(一)在案例编选方面,缺乏实践性。一般案例有两种,一是理论案例与实务案例。理论案例是以书本中的理论为主导,重在讲清原理,结合教师分析与学生讨论,给出相应结论;二是实务案例是由教师从学生或其他信息中搜集出来的现实问题,以事实为根据,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解决实务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在案例编选方面,实践性不强,教材中编选的案例大部分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的举例说明,旨在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缺乏实践性的案例教学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水平。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案例教学规范。在成本会计课程体系构建中,绝大部分高校没有把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案例教学法融合起来,导致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不规范,该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偏好而不是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如某些课程应以案例教学为主、某些课程中案例教学应占部分比例、某些课程的某些章节必须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等都缺乏必要的规定。
(三)在实际教学方面,缺乏案例教学素材。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方面,当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案例教学资料库,没有构建专门为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提供案例素材的知识系统,导致成本会计案例教学资源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案例教学在该课程的运用与推广。案例素材的缺乏使很多高校成本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效果不佳。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成本会计课程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在成本会计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三大优势:
(一)对学生而言,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可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是非、发现问题的潜能;可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激烈的讨论甚至辩论,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讨论结束后,通过编写案例分析及撰写报告,能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
(二)对教师而言,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多元化的表现形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创新。同时,成本会计案例教学可提高教师情景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其科研能力,达到以教促科研的效果。
(三)对成本会计相关学科而言,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是对成本会计教学方式的革新,可深化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促进实践、总结及再实践、再总结,从而有助于相关学科的发展。随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更有效地处理教与学、课堂内外、教师组织实施与学生积极参与的关系,培养师生感情。同时,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使会计相关学科教学质量上一新台阶。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成本会计课程中必须把握的几个步骤
实施成本会计案例教学,首先应明确案例教学在整个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地位,确定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并在此基础上编选好案例;同时,必须保证案例教学效果。在实施成本会计案例教学过程中,以下三大步骤必不可少:
(一)明确成本会计案例教学目标。从教学实践来看,仅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无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因此,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以成本会计案例教学为突破口,通过一些实务案例的多角度分析及学生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使其了解会计实务,能综合运用会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目的。
(二)编选好研讨价值高的成本会计案例。实施成本会计案例教学,必须选取突出教学内容,能很好反映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案例,同时又必须是具有研讨价值的实务性案例。具体而言,在确定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编选案例必须把握针对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即案例设置必须能说明相关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符合案例教学目标;实用性是指案例编选要确实反映会计实务,能真正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其会计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组织案例讨论保证案例教学效果。在明确成本会计案例教学目标、编选好研讨价值高的成本会计案例之后,必须通过组织案例讨论来保证案例教学效果,这是核心的步骤。教师应建立有效的学习组织,积极引导案例讨论,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方向,使学生围绕案例主题从不同角度剖析案例、阐述看法、相互辩论,形成热烈讨论问题的气氛,同时根据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做好点评总结工作,以此保证案例教学效果。
四、促进成本会计课程案例教学运用的措施
为促进高校成本会计课程中案例教学的运用,针对当前案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相关的改进措施。
(一)依据实践性原则做好案例编选工作。解决成本会计课程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编选缺乏实践性这一问题,要求教师依据实践性原则做好案例编选工作,在搜集教学案例时,注重结合社会实践。所谓实践性原则是指编选的案例应符合社会实际。如成本会计课程,其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应用性、实务可操作性强。因此,在相应的案例教学中,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应以成本会计实务为基点,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情节设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也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案例;或者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由企业根据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提供具有时效性的案例。
(二)构建成本会计课程案例教学考评机制。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把课程设置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导致出现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为推进成本会计案例教学的运用,发挥案例教学在该课程运用中的优势,高校可构建成本会计课程案例教学考评机制,以激励教师规范合理使用案例教学方式,保证案例教学效果。该考评机制必须明确规定成本会计案例教学应有的计划学时,规定案例教学结果在教学考评中所占的分值,并对教师开展成本会计案例教学的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和奖励。通过考评把教师的精力集中到案例教学上来,从而使教师树立案例教学理念;通过奖励激发教师的热情,调动其开展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三)建设成本会计案例教学资料库。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收集到既能反映成本会计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又具有典型意义、富有研讨价值的案例,必须加强案例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增加对案例教学资料库建设的投资,丰富案例教学资源。目前很多高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案例教学素材不充分,致使其推广运用案例教学方式受限。因此,资金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丰富案例教学素材。例如建立成本会计案例研究教研室,专门负责研究设计案例教学,专门设置一个案例库收集成本会计案例,使成本会计相关知识系统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与成本会计案例教学相适应的配套教学设施的建设,如增加多媒体教学设施、开发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来增强案例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丰富案例教学资源。
五、结论
实践证明,在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为成本会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案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中的运用,无论是对学生、教师还是对成本会计相关学科而言,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首先要明确成本会计案例教学目标,并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编选好研讨价值高的成本会计案例,最后还需要通过组织案例讨论来保证案例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改课题《以案例为核心的<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JG-11-17-18)
参考文献:
1.杨双鸽.浅谈会计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用[J].商业会计,2010,(4).
2.张文丽.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孟焰.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高校的调查证据[J].会计研究,2007,(3).
4.刘浩.案例教学法在所得税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商业会计,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