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逐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将有利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境外会计服务市场,开发非审计业务,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结构。我国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应在信息、人才、行业理念、法律环境和行业对接等方面做好准备。本文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东盟会计服务市场的机遇加以探讨,并对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会计服务市场 会计师事务所 拓展
自2007年7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正式生效,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将逐步减少服务业的准入限制,扩大服务部门的市场开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迫在眉睫,这为我国作为会计服务提供者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发展机遇,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利用这一发展机遇,积极拓展东盟会计服务市场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东盟会计服务市场面临的机遇及对策予以探讨,以期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境外会计服务市场,积极参与国际会计服务市场竞争,提高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水平有所裨益。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东盟会计服务市场的机遇
《服务贸易协议》的生效,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双方在货物贸易和其他产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必然进一步增大对物流、金融、保险、会计等服务的需求,这将为会计服务提供者(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境外会计服务市场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从1980 年开始恢复重建注册会计师制度,30多年来,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起步较晚, 执业时间短, 积累经验不足, 在经营规模、资本实力、质量控制、人员素质、内部管理、竞争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公司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越来越多国际公司进入我国会计服务市场开展业务, 国际“四大”会计公司加快拓展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步伐, 逐渐在国内的中心城市设立办事处, 以高水平的会计服务与国内的事务所争夺会计服务市场份额, 在国内业务中的比重迅速提升。此外, 我国发行B 股、H 股公司的审计业务、上市公司的鉴证业务, 以及各国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的业务也几乎均被“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尽收囊中。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 年发布的《2010 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会计服务市场前百家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度总收入中,“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收入占前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44.3%;“四大”各会计公司2009 年度总收入均占前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10%以上, 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中最高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仅为4%; 从人员规模来看,“四大”各会计公司从业人员占前百家总数的百分比均在8%以上, 而国内规模最大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的比例仅4%; 从收入结构来看,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收入仍来自于报表审计业务, 而从国际平均水平看, 会计师事务所报表审计业务占事务所收入的37%, 其最大的部分来自于咨询业务, 约占事务所收入的43%。可见, 无论从业务收入规模、收入结构还是执业人员数量, 我国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四大”国际会计公司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国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海外会计服务市场更是处于弱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拓展会计服务市场无力与“四大”竞争,处于竞争不利的地位。
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创历史新高,贸易额达3 62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3.9%,东盟首次年度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继续保持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截止到2011年,我国和东盟的相互投资已经超过了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有100亿美元。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之间进行贸易和投资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服务机构提供审计、会计咨询、管理咨询和税务咨询等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生效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将成为必然。我国又具有与东盟各国比邻、我国企业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较多的区位优势,这一切都有利于目前在海外会计服务市场中处于弱势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境外会计服务市场。
(二)有利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业务,改善业务结构
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的比重,是反映会计师事务所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实力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还没有摆脱业务结构中传统审计业务占主导的局面。根据《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表》的统计资料,2009年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事务所2009年度总收入2 061 051万元,其中审计收入1 698 927万元,占年度总收入的82.4%,审计业务在事务所的业务结构中占较大比重。中国-东盟会计服务市场发展的初期,大多数想走进东南亚的企业迫切需要了解的是东盟各国有关投资、金融、会计、审计、税收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财务咨询、纳税筹划、信息化服务、管理咨询等高端业务的需求较大,这也为我国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咨询等非审计业务,提供非审计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调整业务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利于改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结构。
二、对拓展中国-东盟会计服务市场的思考
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逐步实施而带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者。具有区位优势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面对这一发展机遇,应在信息、人才、行业理念、法律环境和行业对接等方面做好如下准备:
(一)做好东盟各国金融、会计、税收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收集
会计师事务所无论是开展审计业务还是咨询等非审计业务,都需要了解东南亚各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信息收集工作除了应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外,有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东南亚国际业务部或在国际业务部成立东南亚业务组,积极主动开展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的收集工作,并采取走访、调查表等方式,着手客户需求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走进东南亚的我国企业对审计、会计咨询、管理咨询和税务咨询等服务的需求方面的信息,建立东盟国家的相关资料库,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和研究东盟国家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服务市场提供信息,为未来在东南亚会计服务市场开展业务提供基础信息。
(二)加快人才开发和培养力度,提高会计师事务所人才队伍素质
会计师事务所是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首先要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应继续加大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与有优质师资的大专院校合作培养注册会计师人才。同时,语言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工具,注册会计师走进中国-东盟会计服务市场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语言问题,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培养中,一般强调英语等通用语种的教学,掌握东南亚小语种的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很少,走向东盟会计服务市场在语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北京大学等高校在东南亚小语种教学师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应利用这些高校这些优势,在大专院校中的会计专业(包括注册会计师方向)、注册会计师专业的教学中增加开设东南亚小语种课程,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中国-东盟会计服务市场提供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在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中,应增加东南亚小语种的培训,提高现有注册会计师东南亚小语种的语言水平。同时,还要加大与东南亚国家会计同行的交流,由注册会计师协会或会计师事务所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赴东盟各国,与东盟国家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事务所交流和学习, 了解东盟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和会计服务市场的基本情况,提高会计师事务所人才队伍整体综合素质,为“走出去”提供会计服务奠定人才基础。
(三)倡导规模和质量并重的行业理念,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无论何种行业,质量永远是企业的生命。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主管部门要以市场为导向, 继续积极引导、推动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积极探索各种方式, 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的改组、兼并和联合, 对会计师事务所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规模化服务;同时,会计师事务所还要加强内部服务质量的管理,推进专业标准建设,以提高会计服务的质量,努力打造核心服务产品,树立服务品牌,做到规模和质量并重,以提高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四)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营造良好法律环境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相关条款,尽快采取各种途径和方法,着力推动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服务贸易有关协定的签署,确定会计服务市场开放的时间、地点和限制,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服务市场开放的步伐,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东盟会计服务市场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中国-东盟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对方行业了解不多,因此应加快双方注册会计师行业对接的步伐,双方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应召开对接会议,交流、探讨行业合作,并探讨建立相应的行业对接机制,如行业合作委员会。另外,双方要积极探讨中国-东盟自贸区行业合作规划。
总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逐步实施,有利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境外会计服务市场,开展非审计业务,改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结构,具有区位优势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应做好东南亚各国有关金融、会计、税收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信息的收集工作,为“走出去”提供服务奠定信息基础;加快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开发和培养力度,为“走出去”服务奠定人才基础;倡导规模和质量并重的行业理念,深化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改革,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服务贸易有关协定的签署,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 “走出去”服务提供法律环境。Z
参考文献:
朱锦余,陈红,江磊.论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