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论文 > 资产评估与市场经济发展

资产评估与市场经济发展

2006国际评估论坛简介

  经财政部批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将于2006年9月28-29日,在中国昆明联合举办2006国际评估论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也为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空间,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为国企的改制、上市、兼并、资产重组,以及中外合资和合作等提供了大量的服务,资产评估现已涉及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抵押担保、拍卖底价和诉讼资产价值的确定等众多相关领域,资产评估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已越来越得到国人的认同和重视。与此同时,资产评估行业的理论研究和执业实践领域也在不断的进步中面临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正是基于此,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在相互沟通中达成共识,2006年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年会在中国召开,并共同举办国际评估论坛,为国内外评估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针对评估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索。

针对国际国内评估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次论坛以“资产评估与市场经济发展”为主题,同时设立了“国际评估准则最新发展与中国资产评估准则建设、资产评估与金融风险防范、评估立法国际研究、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税基评估理论及实务、企业价值评估国内外最新发展”等六个分议题。围绕主题和分议题,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学术研究部门、执业界及商界等评估相关领域及评估领域的约350名专业人士参会。届时,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将在论坛进行主题演讲,中国相关政府部门领导、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IVSC的领导层、世界评估组织联合会(WA鄄VO)、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评估行业组织、机构代表将围绕各分议题进行演讲。这将是一个专家、学者和执业人士云集的盛会,我们期待着他们的思想火花的碰撞,能为评估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启迪。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此次国际评估论坛的举办,必将搭建起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与国际评估界交流的平台,促进评估行业理论研究和执业实践的发展,对宣传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成就和进一步提升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财政部党组和主管部领导对于本次国际评估论坛的举办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为把本次论坛办成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加强对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组成了以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为主任、财政部相关司局、国资委、云南省财政厅等相关领导为成员的筹备工作委员会。会议的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会议同期,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还将举办中国资产评估发展成就展,宣传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和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并出版宣传画册及光盘等,届时将邀请有关媒体出席论坛进行报道,敬请浏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网站www.cas.org.cn,关注会议筹备进程。

  99国际评估论坛回眸

  1999年10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99北京国际评估论坛,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为论坛致贺信,时任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朱志刚副部长(时任部长助理)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我国评估行业的新纪元》的主题报告。

  99北京国际评估论坛共有来自三个国际性评估组织、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名代表和160多名国内代表参加论坛。共选取了24篇论文做专题演讲,演讲主题多为当时国际及国内评估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题为《中国资产评估十年》的大型展览并出版了精美画册,完整地展现了中国资产评估业的发展历程和改革方向。论坛的成功召开,扩大了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增进了我国评估业与国际评估界的相互了解,为中国资产评估业迈出国门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进一步参与国际评估事务创造了有利条件。论坛的精心组织也给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和各国评估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内外与会代表都高度赞扬论坛的成功。在随后召开的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年会上,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顺利当选为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常务理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评估业的士气。刘萍秘书长出任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主代表。

  国际评估准则最新发展及对我国准则制定的影响

  国际评估准则自1985年首次发布,由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和当时评估业务的国际发展状况,早期国际评估准则较多地体现了不动产评估的特色。随着评估业务领域的扩展,国际评估准则越来越多地考虑不同评估业务、不同评估市场对准则的需求。

2005年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适应这一趋势,积极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沟通,促进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较快发展。评估行业参与会计计量已经成为评估业务增长的重要领域。相应地,国际评估准则中也越来越多地体现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的需求。第七版的修订充分体现了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在评估服务于会计方面的思路和国际评估准则的发展方向。

我国评估准则制定工作启动以来,充分借鉴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基本理论运用方面的影响。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我国评估界对国际评估准则等较成熟的评估准则借鉴较多,特别是近年来引入了价值类型的概念,对我国评估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是起草思路方面的影响。国际评估准则对不同评估业务的关注,以及对新兴评估业务和潜在评估业务的敏感,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我国评估准则制定工作的内容。

三是调整范围方面的影响。国际评估准则从早期以不动产评估为主的评估准则体系,演化成今天的综合性评估准则体系,企业价值与无形资产评估、不动产与动产评估等各种资产类型的评估业务都成为国际评估准则的调整范围。这一发展趋势很好地指引了中国评估准则的综合性定位。

  IVSC基本情况

  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资产评估专业团体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国际性评估专业组织,是联合国的非政府组织成员之一。该组织机构总部设在伦敦,其工作运行总部通常位于主席所在地办公室。委员会主席每3年选举一次。现任主席约瑟夫·维拉来自美国。

委员会成立以来,已经正式出版了市场价值基础评估、非市场价值基础评估、评估报告等国际评估准则,以及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贷款目的评估等国际评估应用准则,不动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等14项评估指南。

  资产评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工具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130多个国家发生过严重的金融问题。各国在经历金融风暴的残酷洗礼后,认真分析诱发原因,认为对金融评估环节的疏忽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为各国金融风险防范敲响了警钟:在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资产评估的作用,资产评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必要工具。

目前,中国金融业已进入一个深刻的转轨时期,金融企业间的重组、并购、股权置换等行为将会十分频繁,以金融企业产权变动为目的的资产评估需求也会日益增多。同时,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市场越来越多样复杂,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大型企业来说,对金融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资产评估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应当发挥、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在中国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的问题十分重视,于2005年发布了《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对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发挥了指导处置价格、监督处置行为、衡量处置效果的重要作用,也提高了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此外,做好信贷抵押物评估,可以降低贷款信用风险;发挥资产评估的咨询作用,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发挥资产评估分析作用,可以提高政府管理金融资产的水平。

财政部作为国有金融资产的所有者代表,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加大对国有金融资产的监管,将出台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办法。现已成立了“资产评估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组,就金融运行风险控制体系,资产评估对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国外资产评估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先进经验,金融企业及其相关资产价值评估专题等进行研究。此课题研究将对加强国有金融资产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中评协与国际评估界良性互动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代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逐步加强了与国际评估界的交往。1995年3月,经外交部批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正式加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成为IVSC正式会员。在1999年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北京年会上,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当选为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常务理事。目前,中评协秘书长刘萍担任IVSC常务理事,标准部主任王诚军担任IVSC技术委员会成员。中评协在国际评估准则的起草、修订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005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世界评估组织联合会(WAVO)理事会上,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正式加入WAVO并当选常务理事。这是继1999年当选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常务理事后,中评协出任又一国际性评估组织的常务理事。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评估行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提高我国评估行业执业水平服务,是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对外交往的宗旨。加入WAVO并成为其常务理事,在国际事务中行使常务理事的权利,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走向国际,进一步参与国际评估事务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为中评协更广泛地参与国际评估事务,积极开展国际评估界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会员执业水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中评协在对外交流活动中,通过组织考察、参加资产评估师行业国际组织会议等一些重要活动,广交朋友,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使中评协在国际资产评估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目前,中评协与美国评估师协会、美国评估学会、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德国评估协会、加拿大不动产协会、澳大利亚不动产协会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个评估组织建立了友好交往与联系,并与美国价值分析师协会、韩国鉴定评价协会、波兰评估师协会联合会等组织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为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评估师组织纷纷提出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保持联系、加强合作的愿望,热情邀请协会参加其重要活动等,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进一步走向国际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际评估、会计界以和谐求发展

  国际会计准则的改革,特别是近年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地位的上升,促成了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广泛合作。双方围绕公允价值确定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在学术层面和技术层面有较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双方都互派代表参加对方会议,在重大问题方面保持联系。这些合作使得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可以很好地对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一轮财务报告变动、发展全球性财务语言的趋势作出反应。例如,1998年至1999年,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参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工作会议,参与制定IAS40(投资性房地产)。2005年,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应邀参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教育论坛。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日益重视,2004版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提出了较详细的要求。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欧盟、澳大利亚、香港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进入实质性运用阶段。

公允价值的完整运用需要完善的评估准则予以支持,为评估行业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对评估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需求,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沟通,在准则方面进行准备。2005年,在第七版国际评估准则中,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修订了国际评估应用指南1(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并对其他相关准则进行了相应调整,使整体国际评估准则体系更加适应会计行业对评估行业的需求,促进了两个行业的合作。

  评估行业发展亟待立法支撑

  与我国评估行业的蓬勃发展相比,评估法制建设明显滞后,这不仅影响我国评估行业的地位,影响评估行业的发展,也影响国家对评估行业的管理。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界和评估行业,迫切要求尽快制定专门的评估法,通过立法解决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规范和促进评估行业的发展。

评估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理顺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宜采取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明确一个政府部门作为评估行业的主管部门,合理界定政府行政管理与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的职责分工。二是统一评估师的资格管理。以在统一的评估师平台下,设立多个评估师专业为宜。三是规范评估机构的设立和组织形式。包括统一的设立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等,明确评估机构的组织形式。四是明确评估业务范围。将评估机构的业务范围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明确。五是统一评估准则。通过立法明确执业准则的制定机关、制定程序和制定方式。六是明确评估法律责任。不仅要规定行政责任,还要明确评估师、委托人、评估报告使用人的责任。

目前,评估立法工作正全面启动。2005年4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在京组织召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座谈会,对评估立法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2005年下半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将评估立法调查研究列入了委员会的正式议程;2005年9月,全国人大财经委评估立法调研小组到广东省进行了专题调研;2005年11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在京召开了评估立法国际研讨会;2005年12月16日,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决定,资产评估法被正式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补充立法计划;2006年6月8日,全国人大财经委资产评估法起草组成立,明确提出资产评估法草案将于明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