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医院财务管理论文 > 我国企业建立合作融资担保模式的探讨

我国企业建立合作融资担保模式的探讨

摘要:“担保链”危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凸显出在现今货币政策收紧、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企业的经营困境和融资困境。本文分析了企业互助担保融资结构,指出当前急需管控的关键问题,提出组建互助合作基金、提升整体担保能力的融资担保新模式。
关键词:担保贷款 互助担保 融资链


在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还不够成熟,向银行申请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企业为了满足银行的放贷条件,提高资信等级,企业之间构成了复杂的担保链,而担保链中的企业又多数属于同一行业或者上下游相关行业,这就形成一种高风险的融资模式。为了降低融资风险,为企业融资提供新的途径,我们可以探索企业合作融资担保的新模式。
一、企业间担保融资的形成依据
企业间担保融资在实践中的运用还不成熟,在学术上的研究也不系统,至今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从行为的目的出发,可以将企业间担保融资定义为,作为独立法人的企业基于某种利益为其他企业获得外部融资(如银行贷款授信)提供保证担保的行为。企业与其他企业结成这种利益关系可能是为了企业自身的融资便利,如其他企业也为该企业提供担保;也可能是出于维护客户关系的目的。传统的担保模式是银行、担保公司和企业三方参与的模式,而企业间担保融资属于企业合作的范畴,不需要担保公司介入,该模式是我国中小企业在正规渠道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信用担保体系欠缺的特定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资源。目前,银行对企业一般只发放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信用级别较低,难以满足银行的放贷条件。斯蒂格利茨和韦兹(1981)的信贷配给理论解释了中小企业难以获得信贷支持。另一方面,信用担保体系的欠缺和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公司为了控制自身的风险,多数担保贷款的期限较短。另外,由于担保公司在自负盈亏的经营情况下往往提高担保条件,或者通过繁杂的担保手续,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中小企业加入企业互助担保联盟可以提高其融资效率。在实际运作中,企业间担保融资一般是基于一个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这就意味着同一分工合作体系中厂商之间“融资链”的形成。由于企业集群具有地域根植性,其声誉机制和社会惩罚机制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有较强的约束力,可以有效地减少银行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并降低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出于扩大客户渠道、保障债权实现的目的,也愿意促成企业间的担保融资行为。
二、企业间担保融资结构分析
从制度设计上看,企业间担保融资起到了信用增强、提高融资效率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担保法》没有明确规定债务人不能作为保证人的担保人,因此,债务人为自己的担保方提供担保的行为较为普遍。如果一些财务状况差的企业通过担保组合得到了授信,则这种组合本身的债务违约风险就很大。
复杂的担保结构涉及的债权债权关系复杂而隐蔽,风险难以充分揭示。为了识别企业间担保融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有向图。在有向图中,借款企业和担保方都被抽象为有向图的结点,担保关系则被抽象为从担保方到被担保方的一条有向边。有向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
一个借款公司B和一个担保方A公司可视为一个担保融资组合,假设B发生债务违约,则A要为B承担担保责任。这是担保融资体系的第一层结构。如果这个借款公司B(被担保方)同时又为其他公司C担保,即债务人兼具担保人的身份,则延伸出体系的第二层结构。按此类推,层层延伸下去就构成了担保链,如图1所示。C公司的债务违约风险可能会因为B公司的无力保证,而转移到本来与C公司没有直接关系的A公司身上,从而加大了A公司的风险。链状结构具有连环担保的特性,风险会随着链条的加长而逐级放大。

(图略)


如果一个担保链条首尾相连则构成一个闭合的环状结构,如互相担保和联合担保。互相担保是指两家公司之间对等为对方保证银行贷款,债务人为自己的担保方提供担保,即A公司借款,B公司担保,B公司借款,A公司担保。如图2所示。联合担保是指三家或三家以上企业组成联合体,其中一家借款,其他企业均为它担保,一旦成员无力偿还债务,其他成员须替其履行相应义务,如图3所示。环状结构具有循环担保的特性,有可能使担保责任落空,形成事实上的信用放款。

(图略)




连环担保、循环担保与担保危机的蔓延有很大关系,危机也许最初只是个别企业因经营困难引发了债务违约风险,然而债务风险会经由担保链传递给担保人,一旦担保人的保证能力不足或者担保人出现偿债能力问题,则信贷风险将由链条上其他企业承担,如果整个链条上的企业都面临系统风险,企业整体还贷能力减弱,则风险将最终由银行来承担。
三、担保链管控的关键点
(一)债务人的管控措施
企业作为债务人,应从防范融资风险入手。按照财务的观点,只有当企业的回报超过其为贷款所支付的利息,贷款才会促进公司业绩的增长。如果企业靠经营和投资收益不足以还清借款或者利润不足以付利息,那么企业只能借旧还新,其净资产就会缩水。企业应加强现金流分析,避免高利贷等高风险、高成本的融资项目,制定与资金的用途相匹配的借款期限和次数,要避免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投资,防止负债率过高。
(二)担保人的管控措施
企业作为担保人,应确立谨慎担保原则。企业对外担保应视同为负债,企业承担这样的或有负债需要与企业自身实力相匹配。企业为其他企业担保,必须要对被担保企业的情况十分了解,尤其是对被担保企业的债务信息要明确。为了隔离风险,企业需要借助契约、合同等法律手段,厘清担保责任和债务关系。在贷款中尽量避免与担保额度较大或者贷款额度较大的企业发生直接的担保或者债权债务关系。企业担保限额一般是按照企业的净资产来核算,要避免重复担保,防止总担保额相对于净资产的比例过高。
(三)债权人的管控措施
银行作为债权人,应加强信贷的管理。一方面,要降低行业集中度风险,银行放贷应当尽量避免集中于特定地区的一、两个行业。另一方面,不能依赖于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而放贷,有的企业为了多得贷款会粉饰财务报表,有的企业不充分及时地披露担保事项。因此,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经营与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等情况要进行详细考察,对借款企业是否有担保以及为谁担保、担保额多少等信息也要十分清楚。银行要对承担较大担保责任或者直接贷款额度的企业予以重点关注,将信贷额度和担保额度挂钩。
四、探索建立合作担保新模式
为了降低企业间接融资风险,将企业从担保链中脱离出来,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合作融资担保模式——担保合作基金。与传统的信贷服务模式相比,担保合作基金主要优势有:一是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弱,通过多家企业参与成立担保合作基金,可以提高整体担保能力和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合作基金提供了多重的风险控制机制,使企业承担的风险成为可以预计的风险,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也降低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顾虑。
为了确保担保合作基金的有效运作及长远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制定合作章程:
首先是基金的性质,企业担保合作基金应是非盈利的企业互助组织,为组织内各成员单位获得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而设立。应由彼此相互了解和信任的企业基于自愿形成合作关系,以达到相互监督、相互扶持的作用。在企业担保合作基金的设立和运营过程中,应充分兼顾各成员单位利益和诉求,充分考虑各成员单位的参与意愿、实际能力和实际有效需求,充分照顾中小联盟成员单位的利益。
第二是基金的责权,企业担保合作基金发起人和成员要进行签约,所有成员要按份额认购投入资金,委托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资金集合。基金成立后,成员通过基金管理机构为其在授信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借款企业要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一旦成员还本付息有困难,基金要启动资金代偿机制,确保贷款本息按期偿还。
第三是基金的构成,基金由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两部分构成,保证金余额可转让、清退。而风险准备金存续期内不退还,直到基金解散。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成员可转让其基金成员权给满足基金成员资格的第三方和退出基金。成员的风险最多为损失自身缴纳的份额,对于其他成员只承担有限风险,风险是可以预计的。
第四是基金的管理,基金管理机构是风险和收益的主要承担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于运行费用、法律诉讼、资产管理等用途。基金管理机构要掌握用款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信情况,要对担保项目进行调查和监控。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基金机构的管理措施主要有限额管理和分类管理,限额管理包括单户授信金额与缴纳的保证金挂钩(如可规定按20%授信)以及对大额贷款要进行总量限制(如可规定不超过授信总额的10%)。分类管理是指基金管理机构在授信银行分别开立风险准备金账户、保证金专用账户及基金运营管理费账户,分别核算各类资金。X
(注:本文系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我国民间借贷的制度创新和支持策略研究,项目编号:PHR201008250;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引导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M201110011008)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