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行政预算管理论文 >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权重分配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权重分配

【摘  要】


【摘要】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对二者权重分配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辩证分析。利用经济学的效用思想及数学微分方法对二者权重分配之历史分析进行了模型解释,得出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的权重分配与获得相关性、可靠性的单位支出成反比的结论,并对权重分配的最优状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相关性 可靠性 权重分配 历史分析 模型解释

一、研究背景
  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66年在《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提出了用于评估会计信息质量的四条标准,即相关性、可验证性、超然性、可定量性。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于1970年发布的第4号报告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目标的质的目标,其内容有相关性、可理解性、可验证性、超然性、及时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紧接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Trueblood委员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如下要求:相关性与重要性、形式与实质、可靠性、避免偏向性、可比性、一贯性和可理解性。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的第2号概念结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SFACNO.2)提出,“信息是否有用主要取决于相关性(Relevance)和可靠性(Reliability)这两个质量”,同时指出,“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反馈价值;而可验证性、不偏不倚、如实反映是可靠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开始着手研究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问题。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