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审计风险模型中检查风险影响因素的分层

审计风险模型中检查风险影响因素的分层

【摘  要】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模型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检查风险影响因素分层的具体思路,并在阐述了各要素与审计质量提高的关系后,给出了检查风险影响因素分层图。
  【关键词】 审计风险模型 检查风险 影响因素

一、何谓检查风险
  2006年,我国审计准则将检查风险定义为:某一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要想探究检查风险的影响因素的变化,我们必须首先关注审计风险的演变过程。
  1978年,D.H.Roberts提出检查风险主要是指分析性检查风险。分析性复核是审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使审计主体在对客体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审计范围以及工作重点,并进一步部署后续审计工作。因此,分析性复核所带来的风险必然会导致审计工作中存在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D.H.Roberts未忽视审计抽样方法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因此分析性复核方法所带来的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也成为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