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 会计稳健性与董事会特征线性分析

会计稳健性与董事会特征线性分析

董事会特征包括:董事会成员规模,外部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会与总经理职权划分,董事会会议等,这些特征与企业会计稳定性息息相关。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管理者作为公司的内部人,了解的会计信息多于公司的所有者,管理者也可能会出于业绩、声誉、报酬等自身利益的考虑,掩盖或推迟报告部分真实会计信息、粉饰财务报表甚至发生舞弊行为。会计稳健性又称谨慎性,要求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反映了委托人对代理人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研究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Beekes et all(2004)通过对英国公司外部董事持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发现外部董事持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Lafond和Roychowdhury(2007)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Ahmed和Duellman(2007)通过对1999年至2001年美国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与董事会特征的研究,把董事会特征反映为内部董事比例、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兼任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规模和外部董事持股比例等方面,研究发现内部董事的比例越高,会计稳健性程度越低;外部董事的持股比例越高,会计稳健性越高。陈胜蓝和魏明海(2007)通过对我国2001年至2004年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能够增强会计稳健性程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不显著。王鹏和张俊瑞(2009)通过对2005年至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和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显著的会计稳健性,独立董事的比例与会计稳健性呈正相关关系,关联董事持股比例、董事长和CEO两职分离与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关系。为了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本文以我国2007至2011年在沪、深上市的1 064家非金融公司为样本,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和董事会会议次数等董事会特征因素对会计稳健性程度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董事会规模与会计稳健性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为5至19人。董事会可以根据上市公司的需要,吸收具有多种专业知识的董事会成员,使经营决策有着更强的说服力和执行力,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董事会规模较大的公司能够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发挥董事会的监督能力,一方面能够缓解大股东对董事会的影响和控制,另一方面也能够控制经理层与董事会的相互勾结现象,使得董事会对经理层的任免能够站在更客观的角度。董事会的规模较大时,CEO通过施加社会影响维系其权利的可能性得到降低,公司治理的质量更高,会计稳健性更高。据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董事会规模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
(二)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稳健性
2001年中国证监会出台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人数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由于公司内部董事与经理人员的高度关联性,我国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在于通过设立公司外部董事,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能力。由于独立董事相对内部董事而言,其利益相关性和经理层没有直接关系,通过独立董事的引入能够增加经理层虚报会计信息的成本,从而有效地实现对经理层的评价和监督;在股东和管理层出现利益冲突时,能够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且独立董事往往具有一定的财务背景,能够对公司决策提供相关的建议,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Beekes et al(2004),Peasnell et all(2005),Ahmed和Duellman(2007)均有相似的研究发现,即外部董事的比例越高,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因此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
(三)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与会计稳健性
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任职,会使得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经理层凭借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能够获取比股东更多的相关信息,通过操纵盈余等方式,增加为自身谋取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的可能性,使会计稳健性降低。当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人时,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能力也大打折扣,增加了董事会与经理层的直接关联程度,对总经理的评价和监督也不可能中立和客观,从而造成公司的内部监督失效(Fama和Jensen,1983;Jensen,1993)。据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
(四)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会计稳健性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董事会会议。Lipton和Lorsch(1992)认为,董事会应该以足够的工作时间来履行其监督职能,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越多,说明董事会活动越积极,对职责的履行越有效,有利于提高会计稳健性。据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
三、经验研究设计
(一)经验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为了研究董事会特征如何影响会计稳健性,笔者设立如下回归模型:
EPSit/Pit-1=C+α1×RETit+α2×Dit×RETit+α3×Dit+β1×SIZEit+β2×RETit×SIZEit+β3×Dit×RETit×SIZEit+β4×SIZEit×Dit+β5×TIMESit+β6×RETit×TIMESit+β7×Dit×RETit×TIMESit+β8×TIMESit×Dit+β9×PROit+β10×RETit×PROit+β11×Dit×RETit×PROit+β12×PROit×Dit+β13×SEPitt+β14×RETit×SEPit+β15×Dit×RETit×SEPit+β16×SEPit×Dit+γ(ControlVariable)it+μit
其中,i=1,…,N(N=1 064);t=1,…,T(T=5);C为截距项;α1、α2、α3, β1-β16为回归系数;γ为回归系数向量;μit为随机误差项。
本文在Basu(1997)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动。EPSit为i公司第t年的每股税后净收益,Pit-1为i公司第t-1年年末的股票价格。RETit为i公司第t年的年股票收益率,即RETit=■(Rij+1)-1,其中,Rij表示i公司第j月份的股票收益率。Dit为虚拟变量,当RETit小于0时Dit取1;当RETit大于0时Dit取0。董事会特征的代理变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SIZE:表示董事会规模,取董事会人数的对数。预期符号为正。(2)PRO:表示独立董事比例,取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重。预期符号为正。(3)TIMES:表示董事会每年召开的次数,取董事会次数的对数。预期符号为正。(4)SEP:表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的虚拟变量,若两职合一,此变量取0;若两职分离,此变量取1。预期符号为正。
ControlVariable表示控制变量,包括行业变量和年度变量。行业变量用来控制行业因素的影响,按证监会的分类标准,除制造业进一步细分为10个小类外,其他行业以大类为准,共有22个行业。年度变量用来控制年度因素的影响。
(二)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中国2007年至2011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剔除了数据缺失不全的公司、ST和*ST类公司,得到1 064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CCER)。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见,我国上市公司EPSit/Pit-1的均值(标准差)为0.0289(0.0430),RETit的均值(标准差)为 -602.51(5484.1),RETit的标准差远远大于EPSit/Pit-1的标准差,可见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的股票回报率远远大于会计盈余的波动性。董事会规模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为1.7523(0.2512);独立董事比例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为0.5(0.1767);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为0.8807(0.3241);董事会会议次数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为2.1621(0.3809)。(表略)
(二)回归分析
笔者对数据进行了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数据更适合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同时为了修正异方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回归,下页表2报告了对面板数据进行GLS估计的回归结果。
从表2中可见,整个模型的ADJR2为55.32%,表明此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SIZE×RETit×Dit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对于董事会规模越小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与研究假设相反。这可能是由于董事会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董事会的监督职能更加有效(Jensen,1993)。通过提高决策效率,规模较小的董事会能够对外部环境做出及时应变,增强决策的时效性。董事会规模越大的公司,各个董事会成员的沟通和协调更加困难,部分董事会成员可能会依赖其他成员做出决策,产生“搭便车”现象,反而会产生过高的代理成本,抑制了董事会职能的发挥,导致董事会的决策效率降低,这种情况使得董事会往往容易被经理层控制,降低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能力。
PRO×RETit×Dit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验证了研究假设二。说明我国实施独立董事的制度有利于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发挥董事会的监督和制衡作用,董事会通过对经理层的评价和监督,能够对经理层施加压力,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稳健性。
SEP×RETit×Dit的系数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说明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程度对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影响。一方面,根据代理理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能够缓解代理问题,使董事会能够更有效地对经理层进行监督,减少经理层为了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会计稳健性;另一方面,由于经理层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了解相对更多,能够灵活地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实施有效的决策以适应新环境,能够避免与董事会之间过多的冲突和矛盾,更加有利于公司整体的经营发展。综合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应当两职合一,要视环境与公司整体结构和具体情况考虑采取哪种方式。因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来说,由于每个公司具体情况不一,体现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程度对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影响。
TIMES×RETit ×Dit的系数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会议次数对会计稳健性程度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的召开只是被动地遵守《公司法》的规定,往往仅限于形式上的会议,缺少对公司的战略性贡献,董事会会议多用于讨论对公司业绩不佳的补救措施,或是讨论日常事务,并不能达到对经理层有效监督的目的(Jensen,1993),董事会会议缺乏效率和质量,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五、结论
本文在回顾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董事会会议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关假设。笔者采用2007年至2011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1 064家非金融类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一系列董事会特征变量如何影响会计稳健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而言:(1)董事会规模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2)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和董事会会议次数对会计稳健性影响不显著。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