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推进国库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作用,增强预算执行透明度,去年底,市人大常委会财经经委到市财政局考察,对完善我市财政预算系统联网监督工作进行布置,特别强调要把预算执行情况在系统中体现出来。对此,市财政局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负责,积极推进预算执行实时在线监督系统建设和完善工作。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完善预算在线监督系统工作方案。从2008年开始,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请落实省领导关于财政预算监督联网问题的批示》(粤常办[2005]1号)精神,以及我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已全面铺开的实际,我市以市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数据库为基础数据源,建设了财政预算监督联网系统,实现了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与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联网。经对我市“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建设我市的“预算在线监督系统”可以现有的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增加预算指标管理模块和其他管理功能,便可以达到把预算执行情况在支付系统中体现出来的目的,大大节约建设成本和日常运行管理成本。
二是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预算在线监督系统建设。去年,我局就完善预算在线监督系统工作召开专门研讨会议,提出软件修改的用户需求和讨论日常管理可能碰到的问题。技术人员迅速对系统进行测试,添加和修改部分功能模块,主要增加了预算指标管理功能模块,并专门设计了预算指标执行情况表供人大常委会财经委监督和查询使用。“预算在线监督系统”分为财政指标管理模块和国库集中支付模块两个部分。预算指标执行情况表包括上年结转数、年初预算数、本年追加数、预算执行数及预算结余等项目要素,更加直观地体现各预算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进度。
经过一个月的建设和调试,测试系统运行基本正常,今年初已投入使用。2014年的部门预算数下达后,业务科室将各单位的年初预算数剔除统发工资预算数后一次性录入到支付系统指标模块中,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届时通过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可以查询到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的所有预算指标计划安排,以及每一笔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包括预算单位名称、指标文号、归口科室、资金性质、下达指标金额、收款人的信息、预算科目、结算方式、支出金额等。这将大大方便人大财经工委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对财政资金指标计划的下达和资金支付情况一目了然。
三是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强化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为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近年来,市财政部门积极推行以部门预算改革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改革,从预算编制入手,全面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预算指标管理作为预算资金管理的先导环节,原来由于没有应用信息软件支持,核算手段相对滞后,越来越难以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建设“预算在线监督系统”,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添加预算指标管理功能,从指标管理入手,逐步将部门预算、集中支付、总预算会计等各个网络平台互联,使财政信息资源进一步规范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有力地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通过落实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倒逼财政部门加快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细化预算管理工作。开通“预算在线监督系统”后,市人大财经工委对财政支出的监督由周期性的报表监督向实时在线监督转变,由结果监督向各环节全程监督转变,由粗放型监督向细致的监督转变,由传统纸质文件监督向科技化信息化监督转变,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
稿源: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