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杰
个体工商户一般纳税人征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纳税额难以核定。大多数个体工商户没有科学的记账方式,更没有经营资料可言,甚至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营时间也是不确定的。然而少数有账簿的业户,也有账外经营的现象,当然也有少数纳税意识较强的业户会主动申报经营收入并建立健全的财会制度,也有很多业户不会如实地申报自己的经营额。目前已经在使用定额征税的方式,但这也不能准确地算出税收的定额。并且在很多税收管理薄弱的地区,不是所有的个体工商户都采用定额的方式,而只是针对某一种行业采用定额的方式。
怎样对一般纳税人进行有效的税收管理
加强宣传,通过增强纳税意识来进行管理
个体纳税户思想意识落后,纳税观念淡薄,是制约个体税收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偏远地区,交通闭塞,思想观念落后,个体户纳税观念极其淡薄,针对这些情况,地税部门首先采取税法宣传的有效措施,从思想上引导、感化纳税户。一方面每年在税法宣传月从正面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坚持不懈地进行税法宣传,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纳税过程中对涉税事宜给予详细的讲解,帮助其学税法、懂税法。与此同时,及时进行反面典型“曝光”,让一些敢于以身度法的逾逃税“钉子户”公开“亮相”,真正在社会形成一个依法纳税光荣,偷逃税可耻的社会氛围。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宣传教育使所有纳税户对税法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变被动催税为主动上门纳税。
做好管户工作,规范个体工商户以促进管理
根据个体工商户税收点多、面广、线长、隐蔽性强等特点,我们从管户抓起,因为管户管理是整个税收管理的基础。从地税组建以来,地税系统实行严格的税务登记制度,凡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纳税人不论其规模大小,一律按时办理税务登记证。地局要求各县市每年年初清查一次管户,尤其是趁换发税务登记证之际,认真清理一次,彻底清理管户底数,以此作为年初管户基数,对当年增减户数与实际情况对比,考核征收单位,用征管质量指标来衡量其管户管理水平。
在管住管户的基础上,还有认真开展规范个体工商户的工作,可以规定每年纳税额在一定的数目以上就建立税收档案,在所有的个体工商户中推行“纳税手册管理制度”,不需要建档的按“一表一账一册一书”进行“四个一”管理,从制度上规范了个体户的纳税行为、税务部门的执法行为。并对外四公开即定额公开、纳税公开、管户公开、惩处公开,既公平了税负,又增强了办税透明度。
积极改革,大力管理偷逃
国家税务总局推行的“统一登记,属地管理,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很全面,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对个体工商户税收管理实行“征、管、查”三分离的新征管模式,将个体工商户的纳税过程、税务干部的管理、稽查部门的检查分权制衡。各税务所都设立了办税服务室,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即电脑网络化监控,所有工商个体户全部进入微机管理,从申报到税款征收整个过程完全是在计算机的依托下完成征管全过程,这样既避免了许多人为因素,同时减少了税务干部上门要税环节,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
针对个体户流动大、变更频繁,漏征漏管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采取坚持日常稽查与专项稽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建立了清漏制度,设置了清漏登记簿,指定专人,定期不定期检查,结合双向责任追究,进行责任追究。稽查部门分为一级稽查、二级稽查,一级稽查负责日常的检查,随时发现个体户的变动情况,有无假营业、假歇业现象,对新增纳税户及时办理税务登记,对临时户造册登记;二级稽查负责专案稽查和专项检查,进行典型解剖和公开曝光,从而有效地杜绝了偷逃税款者的行为。
结合个体工商户一般纳税人的特点,以通过增强其“纳税意识”,区别对待分级个体工商户以及完善税收信息系统、加强国地税沟通等提升税务部门工作效率的方式来提高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管效率,推进我国个体工商户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