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从一份历史资料中查阅到了解放初期东北行政区预算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些概况,陈述如下:
自1949年起的四年中,东北行政区预算会计工作发展的整体情况是:由分散到统一、由统一到克服不正确的认识,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改进会计工作。
1949年东北行政区处在全部解放初期,正是由乡村到城市,由供给财政到建设财政转变的时期,在当时会计工作是分散的,各级财政部门会计机构不够健全,没有统一的会计制度,上下级之间缺乏密切联系,表报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年终只能作出财政收支对照表。
1950年正值经济建设恢复时期,各级财政部门会计工作经1949年一年的清理整顿,初步就绪,年初颁发了统一预算科目,5、6月间着手草拟统一会计制度,9月间召开了东北区第一届预算会计会议,明确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指明了社会主义会计与资本主义会计任务的本质区别,及会计人员权利、义务、责任与会计统一问题,从此各级财政部门总会计之间及各级总会计与所属单位会计之间开始建立了联系,明确了会计工作的领导关系,统一了会计思想,同时提出会计的监督作用。12月间又召开了东北区第二届会计会议,布置与贯彻了中央统一会计制度,为1951年执行统一会计制度打下基础。年终有了全区统一的预算科目,会计数字较正确的决算比1949年前进了一步。
1951年由于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发展,要求会计工作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转入正规化,年初有了中央统一的会计制度及财政收支预算科目,经过两年来的过程会计工作开始步入统一与正规了。但当时会计人员不仅质量不够,数量也相差很远,因此增加会计人员,并提高在职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就成为当时必须解决的环节。为此,东北行政区财政部办了两次每期一周的短期在职会计人员训练班,参加学习的是东北一级及其所属会计人员181人,省市方面,如当时的辽东、热河、吉林等省也积极展开干部训练230多名,这样对会计工作的提高及开展打下了基础。
此时还开展了会计检查工作。原东北财政部会计工作上半年为便于工作离开了办公室,面向省、市与基层单位进行了检查,这不但开展了会计工作,并依此推动了省市总会计部门的检查工作。这种检查是以帮助贯彻执行制度,解决工作困难与帮助其纠正错误为主,因而使全区大部分单位会计都能按制度办事,为工作走上正轨打下了基础。
1951年7月间东北区召开了第三届会计会议,会上批判了会计工作的某些违犯财政制度及落后现象,强调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应大力开展会计检查工作,以便解决与纠正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密切各级会计组织的联系。年终颁发了1951年度决算指标,规定了统一的决算表格,决算工作有了依据,1951年会计决算数字基本正确,对决算的事业成果有了初步分析与说明。
1952年随着东北重点经济建设的开始及“三反”运动暴露出会计工作的许多缺点,于8月4日召开了东北区第四届会计会议,会议指出“三反”教训,说明会计工作还是薄弱的一环,再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会计与资本主义会计的本质区别,坚决反对会计工作中的资本主义观点方法,努力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先进会计经验,从而提高工作,号召会计人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国家观念,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加强会计结算工作,加强会计检查工作,并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成立各级机关的会计检查委员会,以便堵塞贪污浪费的漏洞,从而开展以财政机关为领导的群众性监督的检查工作。原东北财政部一年中对东北区各省市较普遍的检查了200多个单位,省市的检查工作较上一年度有了显著提高,会计结算制度也初步转入健全,各省市都能按规定时间提出报表。总结上一年度的经验,原东北财政部举办为期三个月的第一期会计训练班,着重训练总会计人员。这一年的第四季度,东北区一级4个系统的单位会计执行了银行出纳业务试点工作,年终决算,各省市依据要求,按中央规定提前报出完整正确的年度决算。
1953年是国家有计划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的开始,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勇敢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苏联先进会计经验,更有力的支持国家建设。为此,东北财政部于1952年底召开了第五届会计会议,贯彻了银行执行地方预算存款出纳业务及新的会计制度,这是东北区会计工作有历史意义的一次重大改革,继东北区会计会议之后,1953年初各省市相继召开了各单位的会计会议,从此东北区各省、市以下各级全面的执行了新制度。
为了保证新制度得以顺利贯彻实施,并培养在职会计人员政治思想水平及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东北区紧接着开办了第二期会计训练班,共训练了100多名会计工作人员,同时为密切预算与会计工作的联系,并抽调省级预算人员加以培训。
由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当时东北区四年来的会计工作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有步骤的由分散到统一、由统一进而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以适应当时的会计工作需要。
(润 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