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何让处在生长发育关键阶段的中小学生吃饱、吃好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2013 年国家修订实施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第九条规定:“中小学校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在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下,实行单独核算,定期公开账务”,第一次明确地将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纳入了制度范畴。为了确保提供优质的伙食质量,合理使用财政资金,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亟待加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
一、目前中小学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食堂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目前国家没有专门的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制度,各地区、各学校自行出台了一系列的行业食堂财务管理办法,由于权威性不够,系统性不强,且自成体系,执行力度较弱。(二)领导不重视,食堂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食堂作为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地位上从属于教学活动,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普遍不高,管理机构体系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各学校编制有限,目前大多数食堂财务人员均由学校财务人员兼任,少有专职财务人员。(三)食堂财务管理薄弱,欠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1、计划、询价、协议、采购、验收入库和出库等各环节均由食堂一个部门的人员操作,不相容职务不分离、缺乏监督,起不到相互制约作用。2、采购环节缺乏询价制度,容易采购价高质次的材料。购入食材量靠少数人估计,没有科学的采购流程,对数量把握随意性较大。3、验收制度执行不到位,质量和数量难以保证。买来的食品没有按采购单验质验量。4、出库领用手续不齐,领用较随意,使用过程疏于管理,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浪费现象严重。5、定期盘点制度形同虚设。很多学校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食堂的物资盘点,进行账实核对,从而对家底不清,影响食堂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也容易造成重复购买或因食品过期而出现浪费。(四)食堂支出不合理1、将不属于学校食堂的费用在食堂中进行开支。一些在学校经费账中受到限制的费用,如:招待费、福利费、奖金等在食堂账户中列支,挤占学生伙食费,导致伙食质量下降。2、有些学校为规避政府采购,将一些需要政府采购的维修、设备采购等项目在食堂户中列支,逃避监管。(五)食堂采购票据不规范为食堂提供副食品、蔬菜等食品的供应商多是个体工商户,无法提供正规发票,采购时多用白条代替发票,然后由学校自行编制采购单作为原始单据,进行账务处理,减弱了外部凭证的独立性和说服力。(六)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制度对食堂资金的管理欠缺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没有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制度,奖罚不分明,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利于提高食堂管理者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二、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一)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2013 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了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食堂财务必须按照“量入为出、保证质量、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单独核算等内容,但仍然缺乏系统的、可执行的和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因此食堂财务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发展就必须由较高层面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中小学校食堂财务制度。(二)学校领导要加强对食堂财务管理的重视《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食堂的财务活动要坚持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因此,应该由学校指定一名校级领导分管食堂工作,具体负责审批食堂物资的采购、财务收支、经济往来等事宜。同时,强化食堂财务的归口管理。学校食堂财务归口学校财务室管理。配备德才兼备的专职财务人员、采购员和保管员等。在业务上接受学校主管会计的指导和监督。实行关键岗位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三)加强食堂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按照 2014 年开始颁布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在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中按流程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的规定,着重把控以下环节的控制。1、采购环节。食堂物资的采购成立由学校校级主要领导、纪检委员、总务主任、财务主任、食堂管理员、采购员组成的物资采购领导小组,负责食堂物资采购。建立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招标制度,对供应商的准入资格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按照政府采购的规定进行招投标,保证物资采购的公开、公平、透明;制定采购询价制度,实行双人轮流采购方式,在只有一人等特殊情况下,须由轮值的中层领导或食堂财务人员陪同。2、审批环节。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强化合同管理。食堂业务主管按时提供每周的营养计划交厨师长,由厨师长根据周营养计划需求提供“采购需求计划单”,经食堂保管人员结合库存情况签字,提交食堂业务负责人审批,交由采购人员执行。食堂按当天的需求采购鲜肉、时令蔬菜,保证学生吃到的肉、菜新鲜、可口。3、验收及出入库环节。采购人员采购完成后,由验收人、保管人和食堂负责人按照采购计划单逐一进行验收,分别在购货发票或自制原始凭证(采购单)上进行签字确认。物资出库时应填写“出库单”,经保管员、领用人及食堂负责人签字核准后方可出库。(现购现用食堂物品的购入和交付使用,可以不填制“入库单”与“出库单”,购买验收后凭采购单及发票经审批后直接列入伙食支出。)4、保管环节。保管员对食堂物资进行收发、验质、验量工作,确保食堂日常耗用的物资及时安全供应到位。保管员填制进、出库单据,及时登记进、出、存保管账,月末盘点,并将盘点表报送食堂会计,及时进行账实核对。5、结算环节。供应商定期与学校食堂财务办理转账结算,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除零星备用金形式的交易外,不应当直接与供应商进行结算。购货单据经主管食堂的校长审批后,交由食堂会计报销。(四)严格食堂开支,保障食堂资金“吃”进学生嘴里食堂支出成本核算应坚持以食堂的日常经营服务活动所需的各项直接支出为准。学校食堂未分表计费的水、电、暖、燃气等费用及食堂基础设施投入、设备购置等费用,及食堂房屋设备日常维修和维护等公用经费,计入学校行政经费账中,不纳入食堂成本支出;学校的设备采购、维修工程等按规定需进行政府采购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政府采购,不得为规避政府采购而在学校食堂帐户中开支;与食堂管理无关的人员经费一律不得在学校食堂支出中列支,包括教职工的奖金福利和招待等费用;教师和食堂员工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应当据实结算,不能挤占学生的伙食经费。学校接待用餐由学校按实际消费据实结算,不能列入学生用餐成本。(五)明确公示制度学校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实行单独核算,确保收支平衡,并定期(每学期至少一次)在校内公开账目,定期向师生公示食谱、用量及食堂成本。(六)加强监督,建立食堂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强化内部、外部监督等纵向管理和横向绩效评价。首先,建立内部监督,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膳食委员会,定期对饭菜价格和饭菜质量进行评估。中小学校食堂采用对外承包性质的,要建立健全承包经营退出机制。其次,强化外部监督,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的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蔬菜等采购单位的准入资格招投标的监督,对食堂物资的采购价格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并对学校食堂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再次,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所属学校的食堂财务管理情况制定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考评,找出问题,发挥优势,改善和促进食堂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七)加强票据管理食堂收费票据严格执行领用登记制度,由学校主管会计负责提供食堂专用票据,交旧领新,定期审核,及时核销。米、面、油等大宗物品的采购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正式发票,对蔬菜、肉类等由个体工商户提供的物资,无法提供正式发票的,应当将其开具的“白条”作为附件附在自制采购单据后,作为最原始的外部凭证。(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教育会计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