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体制改革,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的硬件和软件相应得到了巨大的更新,因此医院的各项经营费用大幅度地增加,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是医院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其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医院加强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从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在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医院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和观念是相当重要的。在这里,笔者对医院经营成本管理的重点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目前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医院的财务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医院 财务成本管理 预算管理
一、 医院开展全成本管理的重点
(一)降低不合理人员费用、实现减员增效
人员经费在医院成本费用中约占20-30%,如何降低不合理人员费用在医院的成本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医院要促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定员定岗,按岗定责,严格按照岗位需求来招聘人才,减少闲置人员,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医院要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制定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真正实现按劳分配,按岗取酬,打破平均分配的缺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和创收的主动性;三是建立严格的临时聘用制度和考核机制,减少临聘人员开支,提高临聘人员工作效率。四是职能科室可以实行竞争上岗,减少管理人员,降低管理费用,实现高效管理。
(二)实行公开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医院正常购进药品、耗材、设备以及后勤物资支出比重较大,其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药品采购成本、医疗采购成本、管理成本及设备使用效益的高低。因此,合理利用采购资金,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其一、医院应设立由审计、财务、药剂、设备、专家、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组成的药事采购管理委员会和设备采购管理委员会,明确采购委员会成员的的采购权限和采购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其二、药品、耗材品种的确定由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药品章程管理办法规定选取,然后由药剂科专职采购员直接在药品交易平台议价后采购;其三、对大型医疗设备采购应根据医院资金状况、所处地域覆盖人群和服务对象,必须经专家和领导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后决定是否采购。欲采购应当公开向不同供应商询价,制定最高采购限价,然后按采购流程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对金额较小的医疗设备,可由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成员通过询价方式采购,也必须是货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廉产品;其四、后勤物资采购在后勤院长的指导下,由价格科和总务科同时对所呈报采购价格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核实后,通知三家以上报价单位进行二次报价确定供应商,将比价工作落到实处,切实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还可有效杜绝舞弊和回扣现象。
(三)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减轻医院负担
后勤服务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实施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可充分利用社会在信息、资源和服务方面的各种优势,把许多应该由社会承担的职能还给社会,医院可以通过市场,选择最有利于自身需求的服务减少医院在人员和管理上的支出,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比如我院通过调查论证、计算成本、计算效率、资产评估方式引入物业公司、餐饮公司、保安公司,不但降低了人员经费,而且使医院内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职工患者用餐满意、治安保卫工作得到强化。节能降耗也是医院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在医院,要培养一个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那是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和经费的,并且不能保证该员工不离开本单位,为此医院成立成本控制督导小组,一方面加强对水电气及办公用品的节约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外包业务考核机制,这样有利于医院节约资源,提高经 济效益。
(四)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许多医院存在病床紧张现象,使得医院盲目扩大规模,相继产生建设资金和设备采购资金,从而增加医院的固定成本。实质上我们是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治愈率,缩短病人住院天数,加快病床周转,从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方面来节约该笔资金。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打造特色专科,开展新的服务领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多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加强医院设备设施的保养和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现有卫生资源有效利用,让患者或健康人群想做的检查随时能做到,这样病人或健康人群才不会流失,从而增加医院收入,降低维护成本。
二、 医院成本管理的不足之处及其建议
医院的成本管理就是加强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对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充分挖掘他们的节约潜力,从而有效的减少医院的成本消耗。但是医院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同时笔者在这里总结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 成本管理的行为主体方面
在医院的成本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的行为主体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成本管理的行为主体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开展人员,它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开展。同时在当前的医院成本管理中,它的管理人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使得成本管理工作很难得到全面的开展。另一方面,医院的成本管理并没有受到重视,成本管理人员的地位还是不高,而且权利也是相对分散,成本管理人员没有绝对的控制力,使得成本管理措施并不能够真正的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医院要事先了解这些不足,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地位与权利,从而保证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方面的绝对控制性,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实现医院的全员成本管理,保证成本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同时医院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成本管理意识,使他们在完成各项工作时都将成本管理放在心上,促使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另一方面,医院也要在培训的内容中增加专业化的培训,从而有效的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
(二)成本管理的操作流程方面
医院的成本管理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制度体系、审计监督、数据归集、奖励约束等,这些都是医院在进行成本管理时需要注意的部分,这也是医院进行成本管理的规范,它的科学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医院进行成本控制所收到的效果。部分医院虽然有着可行性的成本管理操作流程,但是却没有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管理的效果。此外,医院的奖惩制度主要体现在奖励绩效的发放方面,使成本管理的方案不能够有效的实施。针对这些成本管理操作流程方面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医院首先就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保证成本管理的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有规范可依,同时要总结一套科学可行性较高的成本管理操作方案,从而使成本管理的方式更加的规范可靠。此外,医院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要做好成本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严格控制好成本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医院建立有效的奖惩考核机制,促使医院的各个职员在完成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 成本管理的系统衔接方面
在医院的经营发展中,能够影响其成本管理工作的各种因素是广泛分散于医院的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医疗活动当中的,要保证成本管理的高效性与优质性,各部门以及各项医疗活动之间的衔接工作必须做好。但在当前我国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与管理目标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低、成本管理与财会工作的关联性不强以及成本管理与内控机制关联性较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成本管理工作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管理系统当中各部门及各项业务之间的衔接对于成本管理的最终有效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衔接不当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使各项财会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受到影响。所以,医院必须加强系统的衔接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各部门及各业务之间保持顺畅的沟通,实现对成本的实时管理与控制。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市场经济及新医改方案对医院经营发展的新要求,随着多元化办医形势的确立与发展,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对成本控制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对于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升、经济效益的提高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医院在社会中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医院的有效经营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内容,但是近年来医疗费用不断的提高也时刻牵动着广大群众的神经,因此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有效的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使广大群众真正的获得实惠。医院要重视经营的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成本管理内容的首要位置,同时也要注意医院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医院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革,从而有效的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蔡雪琴.浅谈优化医院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 2010,(12)
[2]王利.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对策[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9,(S1)
[3]张琼.浅析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J].中国外资, 2011,(04)
[4]尹丽霞.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2年第二期
作者:蒋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