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并且商业银行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息息相关。会计内部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的一个体系组成,能否有效的建立健全完善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完善对策
随着各类金融业务在市场上的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性也在逐步提高,健全有效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在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营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1 会计内控制度缺乏整体性。
关于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没有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而是散落于各个单独的会计制度中,使会计人员在学习内控制度的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杂乱无章,缺乏整体性。同时对相关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商业银行各部门之间的的协调配合紧密程度不够,各行其是,难以形成系统的工作流程,严重消弱了会计内部控制的力度。
1.2 部分会计内控制度脱离实际。
商业银行紧抓业务绩效而忽视管理章程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从而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只是简单的停留在了理论层面,而没有落到实处,是内控制度沦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
1.3 会计内控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被推入市场,同时诸如计算机等新兴的管理技术也被广泛应用,此种情况即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风险。市场上推出的金融衍生工具如雨后春笋,但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依旧停留在原来的状态,没有丝毫改进,从而导致市场与内控的脱节,内控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业务的发展。从我国当前的国情来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入金融系统,然而我国商业银行技术管理相对薄弱,没有与之形成有效的呼应。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秩序混乱,从而为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1.4 尚未形成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部分银行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简单的认为内部控制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是管理层和稽核的事,与会计没有关系,因此对内部控制在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及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认识不够全面,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不够重视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甚至因为相应措施的手续太过麻烦而没有执行,致使制度制约流于形式。
其次,合理高效的岗位体系没有健全。银行各部门之间的人员配置存在严重不足,对一线会计业务人员的录入门槛过低,对其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没有较高的要求,却将一些业务能力精湛的会计人员调配到行政岗位,严重的浪费了人才,同时也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极大的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与会计内部控制的需要相抵触。银行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对业务不够精通,并且对新业务的学习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对新型业务的学习和掌握抱有排斥心态;对内部控制的风险意识薄弱,不能精准的辨析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在培训过程中将重心置于章程的学习,而滚翻操作没有得到强化。长此以往,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必将对内部控制的良好发展造成风险隐患。
最后,没有建立切实有效的人事激励机制,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管理层的权利和义务在内部控制的制定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体系,对个人决策、执行、反馈的制度制约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章程,没有定期执行岗位轮换和职工轮岗。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形成融会贯通的管理机制,在沟通与协调方面缺乏相互呼应,无疑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2 改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2.1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利用已经成为加强银行内部控制的必然趋势。在执行的过程中,修订原有会计制度中关于内部控制的一些基本规定,使得银行内部控制与新兴技术的发展同步前进。可将监督检查的重心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事中监督预防,将制度规定由书面形式切实转变为实际业务操作中的硬性要求,这样既可以改善内部控制监督的滞后性,还可以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是深化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向。对计算机的安全管理也成为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大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会计处理时。对所有的会计业务操作都应该在日志文件中进行记录,以日志文件的形式作为事后业务操作核查的依据。会计业务的综合性、复杂性,要求银行会计业务紧跟时代步伐,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相适应。可以适当调整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重行设计银行会计业务流程,以适应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银行内部控制中的广泛应用。
2.2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亟需进一步改善。为能有效的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相应的减少商业银行的各类风险,就必须要加强每个业务流程环节。首要的是加强对商业银行财务报告等与银行核心信息相关文件的检查,然后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上报银行管理层,同时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些重大事件,及时上报上层,有效的控制事件影响程度。然后就是进行社会监督和评价,客观的采纳注册会计师或者审计师对商业银行的情况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向社会大众公布审计报告,来提高银行的公信力。还有就是银行必须结合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建立有效的招聘人才制度,遵守新进人员准入要求,能够高效的招募适合岗位需要的优秀人才,节约成本。必须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人才培养、人员考核激励体制,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3 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从银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是有利于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的,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更是需要高层持之以恒的坚持,万万不可短视,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牺牲长远利益。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就必须要求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当然,如果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银行全体员工不能够贯彻实行,也是形同虚设,所以,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的重要条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也对内部控制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建立规范合理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对各项业务中的风险点有清晰准确的辨认能力,建立专门的防范机制进行预防,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阻塞漏洞,消除风险的目的,为形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2.4切实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个完整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实施,也就相当于形同虚设,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没有实际价值。这就对银行的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要求,因为,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程度。因此对会计人员的录用必须严格把关,提高录用门槛,坚决拒绝不懂业务的滥竽充数者。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使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方式有清晰整体的掌握并且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贯彻执行。银行的管理层有责任和义务认真协调人员配置,将追求银行价值的最大化放到首要位置,将道德素质好、有较强组织能力、专业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会计人员吸收到会计队伍中。银行会计内部控制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人性化的管理留住优秀人才,强调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员工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建立内部凝聚力,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自身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李芳.浅析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J],财经纵览,2012(8),64-70
[2]黄伟宏.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新金融,2011(7),186
[3]涂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11(8),90-92
[4]聂明.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