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论文 > 以杭州教育工会为例探讨工会经审人员素质提升

以杭州教育工会为例探讨工会经审人员素质提升

杭州市教育工会 潘坚、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卓琼蕾


  《中国工会审计条例》规定的“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对工会经审的专业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设一支专业过硬、素质过强的经审队伍,适应新形势下工会经审工作改革与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事。笔者就目前杭州市教育工会经审人员综合素质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如何加强工会经审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杭州市教育工会经审队伍现状


  (一)持证经审人员偏少


  通过问卷调研发现杭州市教育工会经审人员持证情况不容乐观,84%的经审人员未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这对工会经审队伍的专业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质疑,经审人员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图1:内审资格证持证率


  数据来源:根据问卷整理


  (二)年龄结构偏大


  工会经审需要专业知识,实践操作的磨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丰富的经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目前教育工会基层单位经审总体年龄呈纺锤型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但总体上还是年长比例占多数,年轻人员比例偏少,45岁以上经审人员占38.71%,而30岁以下年轻人占3.23%。


  (三)本科学历占多数


  教育工会经审人员主要以本科为主,大专以下、硕士以上占少部分。整体来看,教育工会经审人员学历分布比较合理,大量人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经审队伍素质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学历基础。


表1 内审人员年龄学历分布表



  数据来源:根据问卷数据整理


  (四)专业资格人员比例偏少


  教育工会基层经审人员以教师资格为主,财务会计系列次之,最少为审计系列职称。职称级别中,无职称、初级、中级、高级呈金字塔状,高级职称人员最多,中级次之,无职称人员最少。从专业资格和职称,可以看出教师系列高级职称在经审人员中占到一定比例,而教师职称与审计职称系列相关性较小,这部分经审人员专业知识很大部分是在经审岗位上边摸索边学习,经审工作创新后劲不足。


表2 内审人员专业资格、职称、从事经审年限分布表



  数据来源:根据问卷数据整理


  (五)经审人员专业实践偏少


  教育工会经审是项长期的工作,对工会经费使用进行监督是经审人员的日常工作。每年年初安排制订审计计划,按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审计是经审的主要职责,对经审政策学习也是经审的工作内容。调查发现,教育工会基层单位绝大多数单位每年召开会议,但也有少数(9.68%)单位不召开会议。将近一半单位每年经审人员对工会经费审计在三次以上,也有少部分单位每年不对工会进行审计监督,这值得引起注意和深思。工会经审使用政策每年变化比较大,培训与自我学习成为经审人员提升专业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67.75%的基层工会经审成员每年参加一次培训,培训3次以上的只占32.25%。


  (六)经审人员专业研究学习偏少


  问卷调查发现教育工会经审人员96.77%没有撰写、发表过经审方面的调研报告、论文。16.13%的经审人员没有学习过《中国工会审计条例》,83.87%的经审人员学习了解过,但作为专业工会审计人员,工会审计条例不能仅停留在了解或学习过而是需要深入掌握,把握条例实质,熟练运用到审计实践中。


  (七)学校基层经审人员对成长发展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96.77%的工会经审人员属于兼职,专职的工会经审人员比例较少。在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之后,90.32%工会经审人员的工作量在学校里没有得到体现。工会经审人员道德水平较高,大部分人员对自己能参与学校工会为全校教职工服务而满意。目前工会经审人员最希望是上级组织参观、交流学习,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二、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建议

 (一)提高经审人员持证率

  针对经审人员审计专业毕业少、绝大多为教师兼职的现状,开展经审人员持证上岗活动。积极鼓励经审人员通过内审专业学习取得内审资格证书,与内审部门联系组织内审资格证书考前培训,提高经审人员考取内审资格证书通过率。对于已经取得内审资格证书的经审人员,每年定期组织培训,完成一定学时的规定专业培训。教育工会也可以针对教育工会经费审计特点,安排一定具有教育工会经费审计相关的培训课程。

 (二)定期组织工会经审学习会
  工会经费政策每年都有新内容、新变化,为了提高经审人员专业综合素质,学习、讨论新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把《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列入工会经审人员必学内容之一,深入学习,查找差距并积极改正。工会审计条例是工会审计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指引工会审计规范化的范本。教育工会抓住时机,定期组织经审人员学习条例和培训经审基础工作,为贯彻经审奠定基础。通过片组、经审互助组组织内审专家、特约审计人员对基层经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和实践指导,并加强片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定期开展片组成员学习和专业小课题研究。以经审片组互助组为载体,将系统审计专业知识传授给兼职内审人员,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务审计能力。
  (三)以培训为手段,全面提升经审人员素质
  工会经济审查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工会经审人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提升经审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必须抓制度、抓落实、抓成效,确保经审人员培训工作取得扎实的成效。
  提前制订培训和自我学习计划。各基层工会经审会在年初根据上级工会和本年工作安排结合本单位情况确定全年的培训和自我学习计划。教育工会为基层工会开展工会经审活动提供指导和参考。落实工会经审参与培训和学习的工作责任,对积极参与培训的工会经审给予时间和经费的支持。建立工会经审培训和学习的长效机制。基层经审人员每年至少参加教育工会组织的培训,各基层经审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定的学时。建立健全培训考勤、考试、成绩通报等制度,把经审人员培训纳入全年经审工作考核之中。

 创新工会经审培训方式,工会经审培训从培训内容上加以拓宽。培训内容除涉及工会进出知识、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外,还引入工会审计操作流程的实践性培训内容,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工会经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引入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除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业务交流等常规培训方式外,还采用自学研讨、专题研究等方式解决经审人员多为兼职、集中学习时间有限的问题,使培训既能完成规定课程目标,有能保证培训效果。

(四)建立经审人员激励机制 经审人员在学校绝大部分是兼职,对大多数经审人员来说,经审工作是义务劳动,在物质、精神方面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偏少。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对经审人员工作量应给予适当的考虑,也是对经审工作的一种肯定和支持。工会主席在学校享受校级待遇的同时,让经审人员在学校分配中享受一定待遇,能极大地激发经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一所教职工关系比较和谐的学校,一般都是经审工作受到足够重视的学校,学校在每年评优工作中给工会经审一定的名额,激励经审人员更好地为学校服务,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上级教育工会每年评选出优秀经审人员给予奖励和奖励性休假,给予工会经审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抛砖引玉引进其他单位系统优秀的经验。相信建立一系列激励措施,经审人员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工会经费审计监督的工作中去,取得更大的成绩。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