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隗有田
这几年来,有不少人问我关于写作的问题,我想其中有一些问题,你们一定也很关心。虽然才疏学浅,但斗胆以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并结合来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切磋。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写作是我们生存的本钱,至少说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一段时间内是我们生存的本钱。因为你写出了好文章,领导就会满意;领导满意了,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就能彰显,同时也有一点成就感。
所以,我们都希冀能提高写作水平,不管写什么文体的文章,都希望把文章写得尽量出彩,为工作为生存积攒一点本钱。
文章的质量虽然没有一定的标准,但让读者看后有所启发、有所感动、有所感悟,应该算是不错的结局。
想要文章写的出彩吗?这是本章我们讨论的话题。
如果我问你们,提高写作水平,或者说把一篇文章写好,容易吗?大家肯定会说,不容易!
确实也不容易。每个人在写作过程中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写作是一门苦差。提高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也不是看几本书籍就能解决问题的,有一个综合思考的艰难历练过程。
如果你们问我,针对自己的功底,在短时间内让写作水平上一个台阶,容易吗?我可以肯定地回答:如果经历了一些历程,掌握了一些技巧,进步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可以做到。一句话,容易!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容易”二字内涵深刻。容是什么?容的本意,原意表示为家里有谷子,联系到写作,就是肚子里有东西,后来演绎出的包容、宽容等字眼,表明的就有心胸宽广之意。易是什么?易是象形字,就是变色龙,所以易是变化。肚子里有东西了,对写作的感知有了,提高写作水平就有出路了,这样一解释,大家都明白了。
比如同时起步的两个人,或是同一单位的几个人,彼此的综合能力不相上下,同样起步,在写作能力上有人进步快,有人就进步慢,用不了多久就会分出高低来。而有些人实践的也不少,为什么进步的速度和实践的时间不成正比例?原因在于,关键是没有把握好有效途径,走了不少弯路。如果有了很好的认知,进步的速度是很快的。
为此,要想提高写作水平,要想文章出彩,首先要从宏观层面上解决好几个问题。
从宏观上考虑,提高写作水平,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概括说来,就是要在“功底--积累--思考--感觉”八个字上面狠下功夫。四个方面解决得好,落在文章的效果上,就是一篇文章的结局。
第一要解决“功底”问题。功底,包含着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文字功底。我们这些人都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具备了写好文章的能力,但不敢说我们的文字功底都相当好了,所以我们还得不断努力。
二是文学功底。对于文学功底,我敢说目前我们这支队伍参差不齐,差异较大。为何要强调文学功底?因为日常给报纸写的文章,大部分是新闻的文体,如消息、通讯、经济述评、新闻分析等,是写作过程中的创作,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把文章写活,而只有借助文学的创作思维,才能把这类文章的写出彩来。
三是文化功底。文化能决定什么?文化决定了人的修为,人的修为决定了人的品行,人的品行决定了文章的力度。
第二要解决“积累”问题。积累,包含着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人生的阅历。相对而言,人生阅历丰富,对人生的思考就相对多了起来。但是,不是说岁数越大就一定能对人生思考的更加深刻,关键点是能够善于总结。
二是材料的积累。材料的积累相对好理解,也包含着知识面的积累程度。比如采访的深入程度,决定了掌握材料的全面程度;日常各种资料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在写作过程中取舍、应用的高低之分。
三是技巧的掌握。材料的积累,为文章写作的厚度提供了先决条件;技巧的掌握,为文章写作的可读性增加了筹码;而将其人生感悟提炼出鲜明的主题思想,则为文章增加了高度。
第三要解决“思考”问题。思考,包含着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对现象的思考。你想写的这篇文章,其现象具备了什么样的传播价值,需要认真思考。
二是对主题的思考。想要对读者表达什么?必须对主题进行思考。王夫之说:凡文皆有意。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无合。意思是说,不管什么样的文章,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这个思想就像军中的指挥官帅一样。没有帅的军队,就像乌合之众,是不会打赢战役的。引申开来,没有鲜明主题思想的文章,就像雾里看花一样。
三是对标题、开篇、结构、语言、结尾五个方面的思考。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讨论。
第四要解决“感觉”问题。感觉,包含着三个方面内容:
感觉,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滋味,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但是非要用语言描述的话,大概也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来自激情之后的动力。写作时需要激情的,这种激情产生后就是一种动力。
二是来自内心的一种责任。你在吃写作饭,你就要有一种责任,总是想着,如果不把这篇文章写好,对不起领导,对不起读者,更对不起想要而歌的“那个人”、“那些事”。
三是来自心灵感通之后的心境。为了都准确理解这种心境,我讲一个小例子:编发一篇新闻特写时,总编让我配发一篇“主编手记”。这篇特写讲的是,东北一位大学生身患绝症,其姐姐在医院照顾其弟,家中卖了房子为其治病,但高额的医药费已经让姐弟陷入绝境。本报一位普通的聘任员工,在医院照顾其弟期间得知此事,毅然决定帮助募捐,最终筹集到了救命钱!周三晚上,我把文章打印一份,晚上回家认真读了两遍。之后,我就在房间踱步,思考“主编手记”想要表达什么,用什么语言表述,但一时没有理清思路。我站在凉台前仰望星空,是日晚天高云淡,繁星闪烁,月光如水。当时眼前一亮,即可想到,让姐姐得知有了救命钱时,一定是窗外月光如水,屋内春风如醉“的感觉,这种慈云善举力无穷的的力量,是一种多么大的正能量?!于是将特写的标题改成了《拨动爱弦奏响天籁》,很快“主编手记”的思路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慈云善举力无穷》。在结尾部分,我特意点题:“人性的善,如同太阳的热,它能熔解心中的冰点。”
所有这些感觉,最后落到一个点上,就是对所要表达的思想,有独特的见解、认识和感觉。
为了能帮助大家理解这话总感觉,特意将那篇“主编手记”附后,作为本节讲义的结尾。
慈云善举力无穷
周三下午临近下班的时刻,值班总编从电子平台上给我发来了建议在这期《周末副刊》头条刊发的稿件。
晚饭过后,当我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完这篇报道后,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真切感受到了慈云善举的无穷力量。
当晚,我仰望天空,虽然乌云密布,依然能看到星光点点,即刻想象到患者亲人得助后的那种心境,一定是窗外月光如水、窗内春风如醉的感觉。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主编手记“慈云善举力无穷。”
慈云就是无私的大爱。爱是什么?
爱是一股温暖的风,沁人心脾,暖在心间;
爱是一盏明亮的灯,驱走黑暗,照亮光明;
爱是一曲动听的歌,余音绕梁,抚慰心灵;
爱是一首温婉的诗,意境深邃,回味无穷。
每每看到或听到人世间慈云善举的感人场面和故事,都会让我的心难以平静,所以在本报的《周末副刊》上,曾写过两篇关于慈善话题的主编手记,一篇的题目是“慈云化雨沐春风”,一篇的题目是“期盼慈善的大树成林”,但一直感觉写的肤浅。当今天读完这篇报道后,深深为我身边这位普通小女子的善举所感动,因为是自己身边的人发生的故事,所以读罢全文,也让我对爱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爱的意义,就是在送给别人温暖之后,同时也温暖了自己;爱的意义,就是真心为别人创造幸福之后,同时也幸福了自己。爱的意义,就是在尽其所能相助别人之后,同时也让自己的心不再孤独。
在无私的爱面前,所有赞美的语言还是显得苍白无力。
善是什么?善举就是无私的行为。
善是人类最美好的事物,就像别林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
善是人间最宝贵的财富。人类追求进步,人民祈求幸福,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阳光下还会有阴影,修养总是良莠不齐,有可能产生恶的土壤。只有倡导人人行善,用正气压邪,用善举抚平创伤,这个社会才会和谐安宁。
慢慢品味“爱”和“善”这两个字眼,给了我们多少丰富的内容?
爱的力量,难以用轻重评估,唯有慢慢积累,才会感觉到力量的无穷。在爱的面前,无私的爱,都是大爱;用心去爱,都是真爱!就像一位美学大师所说的那样:如果心中都想着为社会和大众奉献爱心,这股力量的聚合,将使爱的力量变得无比强大。
善的伟大,无法用大小衡量,只有细细品味,才会感受到最动人的滋味。在善良面前,再微小的善,也一样崇高;再平凡的人,也一样伟大!就像《了凡四训》中说的一句话,“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
写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人类的爱,如同原子核聚集,它能放射出无穷的能量;人性的善,如同太阳的热,它能熔解心中的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