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高级经济师论文 > 国库现金管理不等同于商业银行存款获益

国库现金管理不等同于商业银行存款获益

不可否认,节约资金或投资获益确
实是国库现金管理兴起的源动力之一。
然而,国库现金管理绝对不能简单地等
同于将国库现金盈余存入商业银行获
益。美国的历史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极
具启发意义。
1913 年,美国《联邦储备法》授权
联邦储备体系代理财政筹集、保存、转
移、支付,并代理政府债券发行,从而建
立了联邦储备银行代理国库制度。此
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为政府开立财政
账户。从结构上看,其政府财政账户分
为两类:一是设立在纽约储备银行下的
余额账户,二是设立在超过10000 多家
存款机构下的税收与贷款账户。财政部
通常将其存款余额的一部分存放在联
储,其余资金则存入10000 多家商业银
行的税收和贷款账户中。直到今天,美
国政府资金的存放依然维持着这一格
局。
美国政府之所以将其大部分财政
存款分散存放在数目庞大的商业银行
的专门账户之中,其本意并非是获取利
息收入,而是为了避免把全部财政收入
和支出都由联邦储备体系存入和提取
所带来的对金融市场的扰动,避免财政
资金在联邦储备体系中的非常规波动
可能带来的对于货币
政策的冲击与影响。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
一段历史时期,存放
于商业银行的美国政
府财政资金并不计付
利息,银行也不需为
政府垫付资金,代理
银行为政府收支提供免费服务。
随着政府职能拓展与财政资金规
模的扩大,在代理业务量与资金量陡增
的同时,国库代理银行的积极性却悄悄
下降。在此背景下,“财政存款计息、银
行服务收费”制度应运而生了。这一制
度并不否定委托国库制度,而是在委托
国库制的框架下修改与调整了财政委
托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代理国库的具
体内容,即在保证安全、便捷地实现政
府收入收缴与支出拨付功能的前提下,
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可以充分、自由地
运用政府存款。此时,美国尚无国库现
金管理这一概念,当然也谈不上实施真
正的国库现金管理活动了,但政府财政
与国库代理银行两者关系的市场化程
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企业现金
管理对政府预算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
1981 年,美国开始学习企业现金管理
的做法来管理政府现金。随后,将国库
现金盈余以最佳方式存入商业银行以
获取最大收益,成为美国联邦国库现金
管理模式的最大特征。
美国的30 余年国库现金管理发展
史表明,将国库现金盈余存入商业银行
获益,绝不是国库现金管理活动中的全
部。1982 年,美国国会通过《促进支付
法案》,要求联邦机构准时支付,拖延支
付要向支付对象支付利息,提前支付要
向支付对象计提折扣。1984 年的《消减
赤字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负责资金收
缴和存款管理,要求政府机构使用电子
转账方式、锁箱法、自动退款机制,改善
与加速资金入库速度。1990 年的《现金
管理促进法案》要求缩短资金划转时间
确保管理效率、及时满足政府机构的资
金需要。1996 年的《债务收缴改良法
案》要求联邦机构除极个别情况外,必
须通过电子化资金划转方式实现支付,
以达到消减成本、消除纸质文件和票
据、加速资金流转、加强内部控制、科学
预测现金流动等目的。
从英国、德国等更广的世界经验来
看,国库现金管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更不可以简单地等同于商业银行存款
获益,它的产生与发展建立在一系列现
实基础之上。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以
下四个要件:一是先进的政府理财观
念,认可财政资金的时间价值与机会成
本;二是严格的预算编审管理,对财政
收支运行实施具有硬约束力的、高效的
计划控制;三是成熟的金融市场,具备
财政资金投融资的客观场所;四是发达
的信息技术,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搜
集、整理与分析各类财政收支信息,并
在此基础上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认识
到这一点,对于我国各级政府高效地开
展国库现金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与现实意义。姻
渊作者单位院财政部财政科学
研究所冤
国库现金管理不等同于商业银行存款获益
阴马洪范
46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