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 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运行及优化研究

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运行及优化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愈加重要。但在现实社会中,由于部分人员的利益驱使,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致使我国大量的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流失,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障碍。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会计监督,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目前绝大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

一、国有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国有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以来,对强化国有资产监管,规范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反对腐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以下一些不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国有企业对委派人员的管理缺乏配套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企业制定的委派制管理办法侧重于界定派出、派驻单位和委派人员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对委派人员到任后相配套的制度、管理措施不到位,派出人员的职称、升迁等得不到有效落实,没有明确给予其与风险相对应的待遇,难以发挥委派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委派人员的工作易受基层派驻单位经营者控制。会计的职能是反映与监督。委派的会计人员与基层单位的其他人员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地位,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判断作为入账依据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难以真正发挥对企业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职能。

3.委派人员有可能挫伤基层派驻单位经营者的积极性。委派人员由上级派出单位统一委派和管理,为了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很少考虑企业的投资机会、风险防范和盈利能力,使基层单位经营者始终处于被监督、被孤立的地位,有可能会影响基层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委派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会计委派制实施的效果。当前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相当部分就是因会计人员业务不熟,对基层不了解,技术性错误造成的。

二、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优化措施

1.成立委派人员专职管理机构,明确委派会计的职权范围。设置专职管理机构管理委派人员,负责把合适的人派往合适的单位。管理机构跟踪了解派出人员适岗情况和工作业绩,建立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考核,提出考核、奖惩和聘任建议。 明确规定委派会计人员身份、定位,突出其在基层单位地位,既对基层单位财务工作监督的权力,又对基层单位经营工作负责,参与基层单位经营决策和组织实施,以更好地履行对基层单位资金营运的管理义务。

2.完善与会计委派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为了正确处理好委派单位、委派人员与基层派驻单位的关系,使委派人员既能维护上级的权益,又能成为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经营决策的得力助手,上级委派单位必须建立委派会计的任用和考核制度、委派会计报告制度、委派会计奖惩制度、委派会计的定期培训制度、委派会计的回避制度与定期轮岗制度以及委派会计的离任审计制度等,健全机制,提供保障。

3.委派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有保障。为了保证委派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和基层单位的自主权,采取委派人员的待遇由派出单位和派驻单位共担,其中派出单位分担占比70%以上,基层的派驻单位分担其余部分。根据派驻单位会计核算的复杂程度以及工作量、工作难度不同,对被委派单位划分不同档次,确定派出单位委派人员的基本工资和考核系数,再根据实际工作发放奖金。基层单位分担的部分则与基层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发放。

4.通过培训提高委派人员的素质、素养。合格的委派会计人员不仅应具有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准,还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健全会计委派制的离任审计制度。委派会计人员在某一派出单位任职期满进行交流时,务必进行离任审计,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委派会计的工作业绩和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内部实施会计委派制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只要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完善、优化,会计委派就可以达到进一步加大财务集中管控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俊英,刘家松.公司治理与会计委派制[J].财务与会计,2002(8).

[2] 卜鸿雁.对会计委派制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18).

[3] 胡文军.会计委派制的利与弊分析[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3).

[4] 张固.会计委派制的利、弊与完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