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集团是一家省属大型国有企业,资金中心是隶属于该集团财务部的非独立核算机构,它将银行的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对集团实行统一结算、集中融资管理,主要办理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资金往来结算、调拨、运筹,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由于资金中心成立时间不长,会计处理方式较简单,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和业务类型的丰富,现行的核算办法已不能满足账务需求,更为详细的会计数据与信息无法提取,本文在现行核算办法的基础上,基于会计核算原则,对资金中心的会计处理进行改进与优化。
一、资金的归集管理
资金中心采用虚拟归集模式,建立资金池,并设立总部结算账户(以下简称“归集户”),将参加归集的各级控股公司的账户(以下简称“被归集户”)①纳入资金池统一管理。系统自动在每天实时将“被归集户”的资金划转归集到“归集户”,成员单位企业账上余额不变,但实质上该资金已转移到集团公司“归集户”,各单位企业账上资金余额只是可用额度的概念,当二级账户发生收支时,其账上可用额度相应增减变动,一级账户和二级账户实行联动。
二、业务类型
(一)与外部单位的借贷。业务流程:集团本部将资金转账至成员单位A的被归集户(签订内字合同),然后资金中心通过锁定方式②锁定该成员单位的该笔资金(签订调字合同),最后资金中心将该笔资金转款至集团(签订贷字—普合同)。如图一:
归还时,按照原路径返回,先由集团本部将资金转账至资金中心,资金中心解锁成员单位A的资金,成员单位A再将资金归还至集团本部。因为此业务贷款利率为0,所以不涉及贷款利息的收支。
(二)内部拆借。业务流程:资金中心调用成员单位A的资金(签订调字合同),然后贷款至成员单位B(签订贷字—普合同)。到期时,成员单位B归还本息至资金中心,若调用方式为直接拨付,则资金中心将收到成员单位B的本息支付给成员单位A;若调用方式为锁定,则支付的利息为收到成员单位B的利息扣除活期利息后的金额③,并解锁成员单位A的本金。如图二:
(三)理财业务,理财业务又细分为以下三种
业务1:当成员单位B有资金需求时,发起理财,由其他成员单位认购。业务流程:资金中心锁定成员单位A的资金(填写资金归集申请表),再贷款至成员单位B(签订贷字——财合同);理财合同到期时,成员单位B还本付息至资金中心,资金中心解锁成员单位A资金,并将收到成员单位B的利息扣除活期利息后支付至A。如图三:
2、代购理财。业务流程:资金中心锁定成员单位A的资金(填写资金归集申请表),再直接到外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与外部银行签订合同);理财产品到期时,资金中心从外部银行赎回本息,解锁成员单位A资金,并将收到的利息扣除活期利息后支付给成员单位A。
3、委托集团本部理财。业务流程:资金中心锁定成员单位A的资金(填写资金归集申请表),再转款至集团本部账户委托其购买外部银行理财产品(与外部银行签订合同);理财产品到期时,资金中心从集团本部赎回外部银行的理财本息,解锁成员单位A资金,并将收到的利息扣除活期利息后支付给成员单位A。
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贷款”下级科目不够明细。原来的会计处理方法除了业务三的第2、3种业务类型外,将所有资金中心涉及借贷的业务全部用“内部贷款”、“内部借款”一级科目来核算,这种核算方法较简单但只适用于业务量较少的时候,随着业务量和类型的增多弊端就显露出来,不能统计出每一类不同业务的发生额和余额,不利于各业务统计信息的提取和经济工作分析,同时给对账的查找错账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量。
2、在收到利息时,不区分利息的组成部分,不便于对账。由于锁定方式的存在,资金中心收支利息不等,贷款业务收支利息由财务人员手工计算,资金中心支付给各家的活期利息由银行工作人员手工计算,难免出错,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旦出错,比如支出利息时多算了,结算时发现资金中心亏损,非常难查出是哪一笔错误,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量。
3、因为锁定方式不做账务处理,体现不出资金来源的相关信息。比如体现不出B成员单位需要的资金是哪个成员单位哪个银行提供,统计信息不够细致。
四、改进办法
针对核算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办法:
1、将“内部贷款”科目下设二级科目“内部贷款—普”和“内部贷款—财”来区分业务(一)(二)以及(三)中的1业务,这样更方便地统计出不同类型贷款的发生额和余额,有利于决策者的对集团财务状况的分析与预算。
2、在资金中心收到利息时就把属于资金中心应得活期利息部分分出来,将原来的“收入”科目下增设两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活期利息和应支付给成员单位的利息,期末用收入中的贷款利息收入与支出中实际支出的利息核对,方便对账与查账。
3、在每一笔借贷业务处理中增加辅助,锁定X单位,X银行,这样有需要时可以提取到各家单位与银行提供资金与归还的信息。
五、改进后的具体会计处理
(一)业务一:1、资金中心锁定成员单位A的资金,如图一②,不做账务处理。2、资金中心贷款至成员单位B,如图一③,借记“内部贷款—内部贷款(普)”,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3、资金中心从成员单位赎回本息,借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贷记“内部贷款—内部贷款(普)”。4、资金中心解锁成员单位A资金时,不做账务处理。
(二)业务二:1、资金中心调用成员单位A的资金,见图二①,若为直接拨付,借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贷记“内部借款——内部借款(普)”;若为锁定,不做账务处理。2、资金中心贷款至成员单位B,见图二②,借记“内部贷款—内部贷款(普)”,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3、到期时,资金中心赎回成员单位B贷款本息,并支付成员单位A贷款本息,见图二③、④,若调用方式为直接拨付,借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贷记“内部贷款(普)”、收入——内部贷款利息收入—内部贷款利息(普)—X银行—X账户“,借记“内部贷款(普)”,“支出—活期存款利息支出(银行)—X银行—X账户”,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若调用方式为锁定,借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贷记“收入—内部贷款利息收入—内部贷款利息(普)—X银行—X账户(扣除活期后的利息)”、“收入—活期存款利息收入—活期存款利息收入(银行)—X银行—X账户(活期利息),借记“支出—内部贷款利息支出—内部贷款利息支出(普)—X银行—X账户”,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银行—X账户”。
(三)业务三中的业务1:1、A成员单位认购理财后,资金中心锁定A的资金,如图三①,不做账务处理。2、资金中心贷款至成员单位B,如图三②,借记“内部贷款—内部贷款(财)”,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3、理财到期时,如图三③,资金中心赎回成员单位B的贷款本息,借记“银行存款——人民币—银行—X账户”,贷记“内部贷款(财)”、“收入—内部贷款利息收入—内部贷款利息(财)—X银行—X账户”、“收入——活期存款利息收入—活期存款利息收入(银行)—X银行—X账户”。4、资金中心向成员单位A支付利息,如图三④,借记“支出—内部贷款利息支出—内部贷款利息支出(财)—X银行—X账户”,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
业务2:1、资金中心锁定A的资金,如图四①,不做账务处理。2、资金中心直接购买外部银行理财产品,如图四②,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3、理财到期时,资金中心赎回理财本息,如图四③,借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收入—代购理财(收益)—X银行—X账户”、“收入—活期存款利息收入—活期存款利息收入(代购理财)—X银行—X账户”。4、资金中心向成员单位A支付利息,如图四④,借记“支出——内部贷款利息支出——内部贷款利息支出(财)—X银行—X账户”,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
业务3:1、资金中心锁定A的资金,如图五①,不做账务处理。2、资金中心转款至集团本部委托其购买外部银行理财产品,如图五②,借记“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本金)—X银行—X账户”,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3、理财到期时,资金中心赎回理财本息,如图五③,借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贷记“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本金)—X银行—X账户”、“收入—委托集团理财(收益)—X银行—X账户”、“收入—活期存款利息收入—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委托理财)—XX银行—X账户”。4、资金中心向成员单位A支付利息,如图五④,借记“支出—内部贷款利息支出—内部贷款利息支出(财)—X银行—X账户”,贷记“银行存款—人民币—X银行—X账户”。
改进会计处理后,账务更加详尽,不同的业务配对不同的会计处理,减小了查账工作量,有利于决策者提取更详细的会计信息和了解集团的资金状况,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也为日后成立财务公司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刚成立和发展初中期的类似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注解:
①集团本部也视作资金中心的成员单位
②资金中心调用成员单位资金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拨付,即被归集户直接转账至归集户,被归集户余额显示相应减少;另一种是锁定,即被归集户的该笔资金不会实际转账至归集户,但是被冻结不能用,必须保持头寸,到期时,由资金中心释放成员单位资金头寸。
③因为通过锁定方式,资金仍在成员单位A的账户,仍由资金调用账户所属银行在每季度结息日进行支付,所以支付调用利息时,应扣除这部分活期利息。
参考文献:
[1]徐晨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案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史锋,董复选,卜晖.资金中心会计业务处理系统设计[J].中国金融电脑,2000,09:66-69.
[3]伊春宇.构建集团资金管理中心的必要性及其会计处理[J].经营管理者,2014,32:31+401.
[4]孙水晶.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及方案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5]陈国琴.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新方式—现金池探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